摘要 12月1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召開專利信息資源開放新聞發布會,宣布專利數據服務試驗系統正式開通,免費為社會公眾提供中、美、歐、日、韓五局現檔專利數據的下載和更新。國家知識產權局副...
12月1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召開專利信息資源開放新聞發布會,宣布專利數據服務試驗系統正式開通,免費為社會公眾提供中、美、歐、日、韓五局現檔專利數據的下載和更新。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出席發布會并指出,專利信息資源公開將有效地保障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激發市場活力,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提供專利基礎數據資源共20種
專利數據服務試驗系統是全球各知識產權機構中第一個在提供本國專利基礎數據基礎上,為社會公眾提供外國專利基礎數據的平臺,同時專利數據服務試驗系統的注冊、使用及數據下載在試驗期間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
國家知識產權局自動化部部長錢紅纓指出,專利基礎數據的開放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在進一步完善用于公共服務的專利檢索與查詢信息化系統的同時,積極推進的一項工作。旨在擴大知識產權基礎信息資源共享范圍,滿足廣大社會公眾獲得國內外專利基礎數據的需求。
據介紹,專利數據服務試驗系統主要是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原始的專利基礎數據資源。該系統提供了中國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著錄項目和全文圖像數據,以及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全文文本和英文摘要數據,共計12種。在此基礎上,系統還提供了日本的著錄項目和英文摘要數據,韓國的英文摘要數據,美國的全文文本數據,和歐洲專利局的全文文本和多國專利摘要數據,目前系統提供的專利基礎數據資源共計20種。據統計,試驗系統開放的專利現檔數據約占世界專利現檔數據的80%。
為方便用戶了解和使用這些基礎數據資源,系統中提供了詳細的專利數據資源目錄、更新周期和數據手冊。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在進一步努力擴大可以向社會公眾公開的專利基礎數據范圍,擴充系統中提供的專利數據資源目錄。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專利數據服務試驗系統的規模和承載能力,試驗系統目前只提供上述資源的更新數據的文件傳輸下載服務,20種數據中周更新數據15種,雙周更新數據1種,月更新數據3種,年更新數據1種,這些更新數據將在系統中保存30個自然日。
錢紅纓表示,為了后續更好地完善系統服務,試驗系統運行期間,用戶如果有任何關于系統或數據下載的問題和建議,可以通過各服務站點公布的聯系方式進行咨詢。在使用試驗系統提供的數據過程中,如發現信息不完整、內容缺失等數據問題,用戶可以通過各服務站點提供的“數據問題上報”功能進行反饋。如果用戶對服務站點的服務有任何意見或建議,也可以通過屏幕上公布的郵箱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反饋。
專利信息資源公開具有三大意義
甘紹寧指出,率先開放主要國家專利信息資源,是國家知識產權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政務公開、信息開放要求精神和滿足社會需求的具體舉措,是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直接行動,其重要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服務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當前,我國正處于“三期疊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放大的階段,跨越這個階段,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驅動發展。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發明創造成果的90%~95%體現在專利技術中,其中約70%最早體現在專利申請中,專利信息作為集法律性、技術性、經濟性于一體的復合型戰略資源,是人類創新智慧的資源和寶貴的財富。
開放并有效利用專利信息資源,創新者可以及時掌握世界高科技研發及產業化最新動態,把握競爭優勢,尋求市場機遇,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可以在進軍海外市場之前,充分掌握本領域的專利信息,能有效避免知識產權糾紛,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專利運用能力,需要充分利用新興信息技術,推動專利信息與法律、經濟、科技、產業運行等各類信息資源的互聯共享和綜合運用。
二是有助于推進政務公開,建設法治政府。《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專利信息資源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履行專利審批職責中形成的政務信息,開放專利信息資源,可以實現公眾對專利審批流程的監督,有助于提高專利審查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專利審批的公信力。
三是有助于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
2013年,我國人均GDP已達6767美元,屬于中高收入國家,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戰略選擇就是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將發展資源更多地用于發展服務業,實現產業結構由以工業為主向服務業為主轉變。知識產權服務作為國家服務業發展規劃的四大支撐體系之一,作為科技服務的九大重點任務,作為高技術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顯得尤為重要。
知識產權服務業是高度依賴基礎信息資源的智力密集型服務業。開放專利基礎信息資源,是培育市場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促進其做精、做大、做強的基本條件。向全社會提供低門檻、高質量的專利信息資源,將減少信息開發的時間和成本,有利于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培育新的信息消費熱點,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