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在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機械工業平穩運行面臨嚴峻考驗的大背景下,全行業通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
2014年在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機械工業平穩運行面臨嚴峻考驗的大背景下,全行業通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的工作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實現了生產、效益等主要經濟指標的適度增長,行業發展總體平穩,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繼續推進。行業運行總體平穩
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對全國工業實現“穩增長”的總目標做出了貢獻。
主營業務收入中高速增長。2014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4%,增速比上年回落4.4個百分點,其中下半年增速呈逐月回落之勢,但全年仍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增速(6.96%)2.45個百分點。
多數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64種主要機械產品中,2014年產量增長的有46種,占比為71.9%;產量下降的有18種,占比為28.1%。具體分析表明,與消費升級關系更為密切的產品,如大型農機、環境污染防治設備、乘用車(特別是SUV和MPV型車),產銷形勢較好;而典型的投資類產品,如工程機械、冶金設備、商用車等,產銷疲軟。其中大型拖拉機的產量為6.99萬臺,同比增長6.6%;數控機床的產量為26.09萬臺,同比增長14.78%。
另據機械工業發電設備中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發電設備產量1.33億千瓦,同比增長5.2%,連續9年產量超過1億千瓦。汽車產銷分別為2372萬輛和234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3%和6.9%,產銷雙雙突破230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連續第六年居于世界第一。
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2014年機械工業經濟效益增速始終快于產銷。全年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5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增速比上年回落5個百分點,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高1.2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7.02%,較上年同期提升0.08個百分點。全年實現稅金總額8438億元,比上年增長8.2%;企業虧損面10.8%,比上年上升1.2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9.9%。
對外貿易形勢好于上年。2014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7255億美元,同比增長8.1%,增速較上年加快4.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023億美元,增長8.0%,增速較上年加快1.8個百分點;進口3232億美元,增長8.2%,增速較上年加快7.5個百分點。全年貿易順差達到791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占全國外貿順差的20.7%。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2014年機械工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分別低于全社會和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3和0.8個百分點,與上年機械工業的增幅相比回落了4.5個百分點,增速已連續3年回落。從逐月走勢看,上半年增速曾出現短暫回升,下半年起總體呈現回落趨勢。
庫存壓力上升,價格持續低迷。在供過于求矛盾日益突出的市場環境中,2014年機械工業存貨中的產成品增速持續處于較高水平,且總體呈現出加快的態勢。全年機械工業存貨同比增長8.6%,高于上年同期1.5個百分點;其中產成品同比增長14.9%,高于上年同期7.1個百分點,表明持續的市場疲軟已經對機械產品的銷售形成了一定的壓力。受此影響,機械工業產品價格指數延續了上年低位運行的態勢,至年底止,機械產品累計價格指數已連續35個月低于100%。
市場需求疲軟,訂貨增長乏力。2014年機械工業重點聯系企業累計訂貨持續低迷,二季度后增速明顯回落,且逐月下行,1~12月累計訂貨額同比僅增3.55%,增速較上年明顯回落。訂貨增長乏力預示著需求不旺仍將是2015年機械工業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在市場倒逼機制作用下,2014年機械工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持續推進,機械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繼續提升、內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主要表現如下:自主創新有新進展。為了應對傳統產品需求下滑的挑戰,迎接相關產業調整升級帶來的新機遇,機械行業新產品、新工藝研發趨于活躍,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自主研發成果逐步顯現。主要表現在:近年來機械工業科技發明和科技進步成果獲高等級獎項的項目數明顯上升;大型核電、水電、火電和風電設備、特高壓輸變電成套裝備、天然氣長輸管線加壓站設備等高端裝備自主化水平明顯提高;關鍵零部件開始出現加速自主創新的勢頭,高端液壓系統、軸承、數控系統、特種專用材料等陸續取得成果。如LNG低溫高壓鑄造球閥研制成功,打破國外產品在該領域的壟斷。
民營企業表現搶眼。2014年民營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9%,高于機械工業全行業平均增速1.5個百分點,占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7.3%,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全年實現利潤總額為7574億元,比上年增長7.7%,在機械工業實現利潤中的比重已超過了50%。
外貿出口附加值提高。2014年機械工業對外貿易在總量較上年顯著提升的基礎上,貿易結構也在優化,一般貿易出口明顯優于加工貿易出口。全年附加值較高的一般貿易出口2383億美元,同比增長11.2%;而加工貿易出口1266億美元,同比只增長1.99%。一般貿易出口金額占比和增幅均大大超過加工貿易,表明我國機械產品外貿出口的附加值在穩步提升。
行業增長將繼續放緩
2015年是機械工業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雖然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但由于機械工業的發展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經濟發展正經歷階段性調整,產業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步暴露,形勢的復雜性不可低估。
展望2015年,在行業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更加復雜,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市場需求環境趨緊、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盡管機械工業經濟增長速度仍有下行壓力,行業發展外部環境總體偏緊的狀況難有明顯改觀,但機械工業發展仍面臨著諸多良好的機遇。
根據調研分析,預計2015年我國機械工業的全年增長將略低于2014年,但行業運行仍將處于中速增長區間。具體而言,全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速大約在6%~10%。
鑒于此,機械企業在新的一年中,要以攻高端、夯基礎為主要著力點,以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發展為主要取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釋放活力和創造力,為“十三五”起步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