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首2004,高增長帶來大豐收2004年,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加大,我國固定資產增長速度盡管逐月趨緩,但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從前10個月的統計數據來看,2004年機床工具行業是全面...
回首2004,高增長帶來大豐收 2004年,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加大,我國固定資產增長速度盡管逐月趨緩,但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從前10個月的統計數據來看,2004年機床工具行業是全面豐收的一年。全年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不會低于上年,估計分別在34%和36%左右;全行業利潤大幅度增長,預計增長40%左右。
2004年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有望突破1000億元大關,有可能分別達到1050億元和1100億元,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銷售產值將超過300億元(約36億美元);機床工具產品出口將超過15億美元,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將超過4.5億美元,有可能接近5億美元;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將超過80億美元,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金額將超過55億美元。
2004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消費在85億美元左右。其中,數控金切機床消費量將超過75000臺,逼近80000臺,而國產數控金切機床產量約為50000臺。
產業結構變化積極
2004年前10個月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增速不減,8個分行業合計完成工業總產值877.86億元,同比增長34.9%,高于上年同期3.8個百分點;產品銷售收入823.72億元,同比增長36.2%,高于上年同期4.1個百分點。逐月比較呈小幅上升態勢,逐月累計從7月份開始回落,至10月份又有所反彈。與此同時,產業結構發生積極變化。
首先,國有企業基本實現了公司化改造,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在行業中的比重不斷擴大。2004年前10個月,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合計家數占行業企業總數的52.4%、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額占行業總量的3..5%和54.8%。一些國際有名機床公司相繼在中國設立獨資機床生產企業。如美國哈挺公司、瑞士斯圖特機床公司、意大利利雅路集團公司等。
其次,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前10個月,前10名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占行業總量的36.62%,比上年同期提高6個多百分點。
最后,一批在行業中有影響的企業走出國門,進一步實施全球化經營戰略。如大連機床集團又并購了在鏜銑加工機床上國際知名的德國茲默曼公司(F.Zimmermann);沈陽機床集團并購了制造大型數控立式車床、數控龍門銑床和數控落地鏜銑床在國際上知名的德國希斯公司(SchiessAG);上海明精機床公司并購了制造數控鏜銑床的日本池貝公司等。
數控機床快速發展
數控機床產業化步伐加快,國產數控機床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按國家統計局資料,數控機床產量連續3年增速達到或超過50%。2004年1~10月,數控金切機床產量為41928臺,同比增長52.1%,產量已超過上年全年產量5000多臺,數控金切機床產量達到千臺以上的企業已超過10家。
按重點聯系企業資料,1~10月金切機床業產值的數控化率為32.7%,比上年同期增加2.4個百分點;鍛壓機械業產值的數控化率為30.1%,比上年同期增加0.06個百分點。數控金切機床產量為30521臺,同比增長45.57%,產值為660899萬元,同比增長62.04%;數控鍛壓設備產量為1107臺,同比增長35.0%,產值為110535萬元,同比增長60.12%。
產品開發顯著突破
北京機電院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五軸葉片加工中心、江蘇多棱數控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五軸橫梁移動式龍門加工中心、杭州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開發的數控雙磨頭緩進給成形平面磨床等一批高檔數控機床產品受到用戶好評,并已投入小批量生產,填補了國內空白;蘇州電加工所等專用電加工機床滿足了軍工行業的急需。
行業形成了一批優勢產品。如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型數控落地鏜銑床、北京第一機床廠等多家企業的數控車床。國產大型機械壓力機和剪、沖、折機床,以及齒輪加工機床已基本能滿足國內需求。
出口加速進口急增
2004年1~10月機床工具產品出口13.63億美元(不包括磨料磨具),同比增長31.93%。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增長較快,出口金額4.23億美元,同比增長41.41%,高于上年同期23.53個百分點。數控金屬加工機床逐漸成為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其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02.69%,其金額占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金額22.09%,高于上年同期6.68個百分點。1~10月機床工具產品進口69.12億美元(不包括磨料磨具),同比增長44.05%,增幅高于上年同期6.90個百分點,但比2004年三季度下降了2.5個百分點。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高增不下,前9個月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金額增長幅度呈逐月上升,10月份開始回落,回落2.39個百分點。1~10月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金額47.29億美元,同比增長41.47%,增長幅度比2004年三季度回落2.39個百分點,高于上年同期6.68個百分點。
主要問題不容忽視
企業體制改革和產權多元化的調整不能適應形勢需要。當前機床工具行業體制改革進展不快,引資(民營資本和國外資本)進展不大,離建立產權多元化的現代化企業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
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行業重組力度不夠,表現為數控機床的產業集中度低,普及型數控機床的生產能力小,生產中低檔數控機床的企業多,生產高檔數控機床的少,功能部件發展滯后,產業化程度低。
以數控機床為代表的高技術產品無論在品種、性能、質量和可靠性上,還是在數量、服務和交貨期上都遠遠滿足不了用戶的需要,造成國產機床競爭力不強,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當前供需矛盾集中反映在品種、質量、服務和交貨期上。
機床工具產品進口激增不下,外貿逆差進一步擴大。1~10月機床工具進出口逆差達到55.5億美元,金屬加工機床進出口逆差達到43.05億美元。
全行業資產負債率高、利潤率低。在綜合經濟指標中的資產負債率高于機械行業的標準值,成本費用利潤率小于機械行業的標準值。
解決以上問題只有通過深化企業改革,加速產業重組和資產重組,建立產權多元化的現代化企業,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管理和經營水平,提高快速制造技術水平和產出能力。
展望2005,三大因素左右全局
機床工具行業從2000年走出低谷后,經歷了4年的快速發展期,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增長了一倍多。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從2004年后半年開始對行業發展速度產生的影響逐漸顯露,2005年必將進一步全面顯露。
機床工具行業是為制造業提供裝備的行業,從總體趨勢來看,機床工具行業市場和發展速度取決于國內三大因素: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主要用戶行業如汽車、航天航空和一般機械制造業等的發展速度、外商投資增長速度以及全球的經濟增長速度。
發展速度逐步減緩
綜合分析多種因素,2005年機床工具行業的發展速度將逐步減緩,步入穩定的、健康的、可持續的較快發展階段。預計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速度按保守的估計,將在10%以上,較好的估計在15%左右。
2005年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將分別達到1150億元和1200億元。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制造業(金切機床和成形機床)的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將分別在500億元左右,數控金切機床的產量將突破60000臺。金屬加工機床的消費金額將超過90億美元,破美國創造的全球機床消費紀錄,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銷售額將保持在40億美元以上。
2005年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增長幅度不會太大,進口金額為85億美元左右,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金額保持在55億~60億美元;出口增長幅度為10%~15%,機床工具產品出口金額為17億美元左右,包括磨料磨具出口金額將突破20億美元,其中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金額約為6億美元。
2005年機床工具行業面臨的任務是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加快企業重組、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數控新產品開發和數控機床產業化步伐、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從而提高全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國內市場占有率。
重點用戶有松有緊
機床工具行業重點用戶主要可以歸納為四大產業:即汽車產業、傳統機械產業、航天航空等軍工產業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
宏觀調控對汽車產業的產銷影響很大,估計2005年增長幅度不會高于2004年。但是,2005年汽車零部件產業將加速發展,需要增加大量的數控機床。
機械產業2005年將步入正常和健康的發展階段,預計增速在15%左右。中央宏觀調控措施對機械產業的各行業都有影響,但影響程度差異很大。電力工業正在加快發展,今后必將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對大重型設備和專用銑床,如重型數控龍門銑床、大型數控落地鏜銑床、大型數控立式車床、葉根槽專用銑床等的需求增加。受宏觀調控的影響,2005年工程機械將處于低增長期。
在航空航天產業,航空民用客機的轉包生產進一步擴大;合作生產的支線客機和自行開發的民用直升機將進入批量生產;與國外合作生產的及自行開發的軍用飛機、軍用直升機也將批量生產。此外,將發射神州六號飛船和多種太空衛星。預計,航空航天產業未來將采購一大批高速加工中心和五軸龍門銑床等設備。
高新技術產業保持高速發展。目前,電子信息產業的裝備基本依賴進口,為解決電子信息產業的空心化問題,國家已把電子信息產業的裝備列入重點裝備,要求加速發展。
鐵路2005年將進行第三次提速,新開工項目較多,南北兩個機車車輛集團公司將有較大的技改投入。模具產業也將保持15%左右的發展速度,按常規,每年都有較大的技改投入,金額在數十億元。
此外,2005年外商投資仍將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目前,我國金屬加工機床的進口額中近60%是受外商投資拉動的,因而外商投資企業將繼續拉動機床工具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