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記者12日從工信部網站獲悉,2016智能制造國際會議5月11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指出,目前正在加緊編制智能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研究...
記者12日從工信部網站獲悉,2016智能制造國際會議5月11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指出,目前正在加緊編制智能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研究中國未來五年智能制造發展的思路和目標、推進重點和路徑,以指導地方、行業有序實現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苗圩指出,制造業是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智能制造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需要建設制造強國。“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制造業提質增效、由大變強的關鍵期。要圍繞結構深度調整、振興實體經濟,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優化現代產業新體系,并對實施網絡強國戰略、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作出系統部署。
苗圩提出,智能轉型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所在。為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發布了《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開展了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等。目前正在加緊編制智能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研究中國未來五年智能制造發展的思路和目標、推進重點和路徑,以指導地方、行業有序實現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苗圩強調,要以開放合作的姿態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并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加強現有對話機制下的交流合作;二是本著互利、共享、共贏、優勢互補的原則,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的務實合作;三是建立完善中、德、美三國標準化組織的合作機制;四是開展試點示范及經驗交流,積極推動信息共享和機會分享;五是加強人員交流和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