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不久,一個叫許吉如的90后哈佛女孩一夜刷爆朋友圈,因為她的一篇題為《中國強則少年強》的精彩演講,贏得了現場觀眾和網友的極大共鳴。這讓我們在重溫100多年前梁啟超先生寄語青年的”少...
前不久,一個叫許吉如的90后哈佛女孩一夜刷爆朋友圈,因為她的一篇題為《中國強則少年強》的精彩演講,贏得了現場觀眾和網友的極大共鳴。這讓我們在重溫100多年前梁啟超先生寄語青年的”少年強,則中國強」的同時,又有了一種更新的解讀:中國強,則中國少年強!

紐約時代廣場的中國企業廣告,中國紅,紅遍世界各地。
雖然對于這些話題她并沒有很獨特的觀點,但這項任務卻讓她在課堂上擁有不可忽視的話語權,因為世界已經意識到了中國的重要性,所以哈佛的師生認為中國學生的話也一定要認真聽。她深深感到中國的崛起給青年人的鼓勵和自信,以及強大的安全感。
如今的中國已超越歐盟、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1月10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我國2013年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首次位列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登上了國際舞臺,美國《福布斯》雜志盤點了2015年值得關注的十大中國公司,聯想和萬達居于一二位,復星、華為、阿里巴巴等企業紛紛上榜。
近日,G20峰會在杭州召開,更是對中國在國際舞臺中心地位的確認,意味著中國將對世界經濟起到更強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美輪美奐的G20晚會,張藝謀再次把中國元素融入世界語言。
人在沒錢的時候容易犯錯,突然有錢時卻容易犯糊涂。在還沒有買下美國之前,日本經濟就出現了危機,陷入了長達20多年的萎縮。

20多年過去了,日本經濟依舊沒有擺脫頭頂的烏云。
我認為是“全球觀”、“中國心”、“專業能力”、“本土功夫”。這里最容易被忽視的是“中國心”和“本土功夫”。如同一個中國美女,黑發鳳眼,閉月羞花,散發著東方神韻。本應該琴棋書畫,溫良恭儉讓,卻偏偏裝扮得金發碧眼,搔首弄姿,不中不洋,沒有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根植于本土文化和本土功夫的品牌企業,潛力巨大。比如被年輕人稱為“Six God”的六神花露水,因融入了中藥古方,現已經遠銷海內外。再比如同仁堂、全聚德、王老吉等民族品牌,也都成為中國文化的一扇窗戶。除商業領域之外,《舌尖上的中國》把食物拍攝成中國的山水畫風格,受到了國內外觀眾的好評。成龍、張藝謀以及模特呂燕所代表的中國元素,也被國外時尚圈和娛樂圈所接納、欣賞。這些都證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與此同時,海外品牌越來越意識到中國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以及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所以洋品牌也開始“為中國制造”。比如麥當勞為中國市場推出的民族風海報,可口可樂瓶子上出現的“猴王”形象,以及國外的某些奢侈品,LV、HERMES、PRADA等也開始做中國化設計。
這里說的“中國心”,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商業之道。比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就是道家的智慧給我們的啟示。商場上大家都想要的我就不爭了,學會讓。在這里讓一下,少花費些精力,少制造些是非,在其他地方也就賺回來了。再比如李嘉誠先生追求的“無我”,馬云先生喜歡的“太極”,都是“中國心”的表現。(作者:馮侖 萬通控股董事長 阿拉斯SEE生態協會第四任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