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英文期刊《ChinaEconomist》12月23日發布了2016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家們...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英文期刊《China Economist》12月23日發布了2016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家們對總體經濟形勢的樂觀的態度進一步穩固,超過七成的經濟學家認為2016年全年經濟增速為6.51%。2016年是經濟大環境復雜,煤炭鋼鐵去產能、房地產去庫存等改革推動的一年,但判斷全年經濟增速能超過6.5%的經濟學家占比為72.18%,較上季度調查高出37.4個百分點。認為經濟增速在6%及以下的人較上次調查下降6.08個百分點。分地區看,東部和中部經濟學家判斷全年經濟增速為6.5%,西部經濟學家判斷經濟增速為6.53%。通過交組分析,調查計算出經濟學家們對我國2016年全年經濟增速的判斷為6.51%。
對于即將過去的2016年第四季度,49.6%的經濟學家認為本季度的經濟增速會同比上升或持平,比上次調查高3.1個百分點。有63.9%的經濟學家認為四季度價格水平會同比上升,比上次調查上升20.9個百分點。本期中國經濟學人物價指數為146,比上次調查反彈了24個點,表明四季度社會物價水平上漲預期強烈。
在世界經濟“黑天鵝”頻出的形勢下,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新挑戰、新風險,經濟學家們對出口形勢預期分化,信心不足。認為2016年第四季度出口同比上升或持平的經濟學家占41.36%,比上次調查下降了12.1個百分點。認為出口同比下降的占47.4%,比上次調查上升7.4個百分點。還有11.3%的經濟學家認為難以判斷。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外貿景氣指數為68,比上次調查有所下降,說明經濟學家對出口形勢的預期分化,信心不足。
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一直是各方博弈的焦點。本次調研發現,經濟學家認為近年來環境規制強度不斷加大,但執行環節有待加強。
有83%的經濟學家也認為我國當前的環境規制力度不足,還需要進一步強化。他們認為,環境法律法規執行難和中國所處發展階段是環境改善不明顯的主因。
雖然我國環境規制在逐步加強,但公眾感覺到環境狀況的改善并不樂觀。經濟學家認為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環境法律法規難以執行和中國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使然。就其他因素而言,與2010年的調查相比,法律法規不健全的因素有了很大下降,表明環境法律法規這五年有較大完善,但社會環保意識缺乏依然是重要因素,并且改善不多。
本次調查從《China Economist》經濟學家數據庫中抽取經濟學家進行問卷調查,一周內共收到有效回饋133份。統計顯示,受訪的經濟學家有69.17%來自高校,6.77%來自社科院系統;來自非金融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的分別占10.53%、6.77%和3.01%;其他受訪者來自政府機關、咨詢公司和黨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