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石墨烯是一種碳原子晶格材料,僅一個原子的尺寸大小,是未來電子技術產品的關鍵材料。石墨烯作為超薄碳材料,強度比鋼鐵更高;其良好的柔順性、透明度和導電性使其廣泛應用在太陽能電池、觸摸屏...
石墨烯是一種碳原子晶格材料,僅一個原子的尺寸大小,是未來電子技術產品的關鍵材料。石墨烯作為超薄碳材料,強度比鋼鐵更高;其良好的柔順性、透明度和導電性使其廣泛應用在太陽能電池、觸摸屏和柔性可彎曲電子產品等方面。近日,來自量子計算與通訊技術(CQC2T)中心的副主管,Lloyd Hollenberg教授領導其研究團隊利用特殊的量子探針檢測到了石墨烯中的電流;而該量子探針則基于金剛石中獨有的原子大小的“色中心”技術。

利用金剛石量子傳感器獲取到的石墨烯中的電流
了解電流是如何受這些不完整瑕疵的影響對于改善目前和未來的技術可靠性和性能有著重要意義。該研究利用量子探針成像技術打開了石墨烯納米電子和量子計算機的一扇新大門。
量子計算機利用原子和分子來進行存儲和處理的任務,同時比傳統計算機能執行更快的計算。但下一代超薄材料電子設備,如量子計算機,很容易出現細小裂縫和缺陷,從而中斷正常電流。
而借助這種新型的傳感技術,科學家們能夠對微小結構中的電流移動進行觀察。它一方面有助于理解量子計算機是如何操作運行的,同時還有助于理解一些新技術中的電子特性。
墨爾本大學CQC2T中心的教授,本研究的第一作者Jean-Philippe Tetienne博士,介紹了本研究是如何利用金剛石實現電流成像的。
“我們在對金剛石上的一束綠色激光進行照射,并觀察到來自金剛石色中心的一道紅色光束對電子磁場有所反應”。

圖中的聚光燈圓斑區代表經過金剛石缺陷的光束,且這些光束用來監測電子的移動。紅色球體為電子,紅線為電子在石墨烯中的移動路徑
目前,CQC2T中心的研究者已經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原子尺度的硅材料納米電子制造方面取得了進展和成功。像石墨烯片這種納米電子結構就只有一個原子那么厚。
墨爾本大學物理系的石墨烯研究院Nikolai Dontschuk介紹道:構造一個結合石墨烯和超敏感氮空位色中心的設備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而我們的研究方法最大的優勢就是非侵入性和更好的魯棒性——在進行電流感測的同時又不中斷電流。(編譯:中國超硬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