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有關人員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進行了三方會商,與會三方就2017年鋼鐵行業開展的主要工作及2018年重點工作安排交換了意見。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3家單位深入總結了2017年鋼鐵行業開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共同研究了鋼鐵行業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工信部將繼續與發改委一道會同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有關成員單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6號)文件,有效推進鋼鐵去產能各項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取締“地條鋼”長效機制,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三是督促各地做好產能置換工作,嚴禁新增鋼鐵產能。
“去產能進入了尾聲,越往后去產能越復雜,所以有什么新的措施,現在還不太清楚。”11月17日,我的鋼鐵網高級分析師徐向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鋼鐵去產能今年已經完成了1.2億噸,再加上地條鋼1.2億噸,總共壓縮退出了2億多噸??梢哉f去產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行業盈利情況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改善。
徐向春表示,對于這來之不易的去產能的成績,各方應格外珍惜。首先,對未完成去產能任務的地方和企業,要繼續完成目標任務。其次,要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還要嚴警惕新一輪的產能擴大,防止再次陷入產能嚴重過剩的困境。對于市場廣泛關注的電弧爐產能的建設,應當勢利導,有堵有疏,采取產能置換的方式予以解決。
言及煤炭產能,億海藍航運大數據分析師林書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應該說去年、今年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去產能目標達到了就不會再去了,現在就是把環境搞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