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要兼顧環境保護,科技進步為環保帶來新的動力。21日,中廣核技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科技成果發布會暨項目簽約儀式在浙江省浦江縣舉行,會上宣布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正式完成科技成果鑒定。據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王建龍介紹,該技術具有適應面廣、反應速度快、降解能力強、處理效率高、成本更低、凈化程度更高等優勢。
水是萬物之源,而現代工業廢水排放卻使不少河流不復清澈。隨著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走向市場,科技為工業廢水處理開辟了一條新路徑。
據了解,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的原理是利用電子加速器裝置所產生的電子束輻射,在水體中形成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效應,在高效去除廢水中各種污染物的同時,實現水體消毒滅菌。該技術不使用放射性核素,其核心裝置電子加速器斷電后不產生任何輻射;工業廢水經電子束輻照處理之后,出水不會產生放射性,對環境沒有任何影響。
束下輻照室監控畫面
此次發布會宣布了“中國首創、世界領先”的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正式完成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意見稱,該技術成果實現了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的自主創新,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將產生重要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
“這意味著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臻于成熟,具備大規模產業化應用的條件,標志著我國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技術實現了歷史性重大突破,是中國乃至世界工業廢水處理領域的一次技術飛躍。”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劍鋒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探討多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并編制相應的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