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超過50GW,不出任何意外。”在1月15日召開的2017年中國光伏行業年會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石定寰披露了前述數字。
2017年是國內光伏裝機量突飛猛進的一年。此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25.8GW,同比增長67%,其中2017年1-11月的新增光伏裝機量為48.4GW;累計裝機容量占電力總裝機的比重達7.5%,同比增加2.7個百分點。
石定寰還指出,中國光伏發電量在2017年首次超過1000億千瓦時。統計局披露,2017年1-11月,中國光伏發電量達到106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其中集中式光伏發電量達932億千瓦時,分布式光伏發電量達137億千瓦時。照此計算,光伏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為1.86%。
他解釋,這主要得益于高效單晶、高效電池、高效組件等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電池片的發電效率從百分之十幾提升至超過百分之二十,批量生產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光伏產業鏈大致可分為上游多晶硅料、硅片,中游電池片、組件,下游電站等三個環節。
另一方面,除了大型地面電站,分布式在去年取得較大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17.2GW,為2016年同期新增規模的3.7倍,增速同比增加3倍。
不過石定寰也提醒道,要看到分布式光伏發展中的質量問題,目前在光伏扶貧和戶用系統推廣過程中,建設方面還缺少規范和標準,施工隊伍和工程質量還存在問題,可能會給未來使用帶來問題甚至事故。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建議,要提高全產業鏈工作人員的素質,加強監督,同時需要及時總結經驗和案例,并把這些成果發展成共性加以推廣。
談及平價上網,石定寰認為,目前很多地方已經在用戶側進入平價上網,光伏發電成本已經低于工業購電成本。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成本降低的空間還很大。然而他也提醒,目前光伏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正當的成本,要對這些問題加以分析,并在政策上進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