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7月10日下午舉行發布會,介紹2017年全國礦產資源儲量情況。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工作小組召集人鞠建華說,總體上看,中國礦產資源國情沒有變,礦產資源重要地位沒有變,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沒有變,礦產資源供應形勢十分嚴峻,任務十分艱巨。近年來多數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明顯放緩,增長動力不足。
鞠建華表示,過去5年來,全國累計地質勘查投入4800多億元,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重要成果,新發現大型礦產地218處,中型礦產地261處,新增億噸級油田8個、千億方級氣田14個。但是受到全球礦業深度調整的影響,中國礦產勘查開發投入已是連續4年下降,累計降幅達40%。大部分礦種查明資源儲量增速明顯放緩,如2017年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連續兩年降至10億噸以下,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同比降低兩成,鐵礦石和銅礦等增幅也明顯放緩。
對于中國目前的礦產資源形勢,鞠建華還說,礦產資源開發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但許多大宗礦產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進口成本加大;礦產品價格觸底回升,但勘查開發社會投資積極性不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有所上升,但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礦山建設水平參差不齊。
從短期來看,中國的礦產資源儲量變化不一。根據自然資源部公布的數據,經國務院批準,2017年天然氣水合物被列為新礦種,使得到2017年底我國已發現礦產種類達到了173種。按礦種大類分,目前有能源礦產13種,金屬礦產59種,非金屬礦產95種,水氣礦產6種。全國已發現并具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62種,亞礦種230個。與上年度相比,本次匯總通報的215個亞礦種查明資源儲量增長的118個,下降的40個,沒有變化的57個。
鞠建華介紹,分類別來看,能源礦產儲量多數增長,頁巖氣增幅較大,石油和天然氣增長緩慢,煤層氣下降;金屬礦產查明資源儲量普遍增長,黑色金屬礦產增幅不一,有色金屬礦產小幅增長,貴金屬礦產增幅較大;非金屬礦產中螢石和石墨查明資源儲量增幅較大,而鉀鹽則持續下降。
自然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國新能源和新興產業所需戰略性礦產資源儲量增長迅速。頁巖氣儲量從無到有,到目前為止累計探明地質儲量已超過萬億立方米。與2012年底相比,除個別礦種外,2017年底中國主要戰略性礦產資源儲量均實現了增長。從2013年~2016年,主要戰略性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增長幅度有逐年下降的趨勢,2017年,重要戰略性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增幅持續下降的趨勢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