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6日,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經濟擴張的均衡程度下降,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加劇,增長前景面臨的風險增加。報告尤其指出,美國最近宣布和預期采取的提高關稅政策以及貿易伙伴的報復措施,導致更有可能出現不斷升級、持續的貿易行動,這可能使經濟復蘇進程脫軌,中期增長前景受到抑制,將對資源配置和生產率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將導致不確定性增加和沖擊投資。對此,IMF研究部副主任吉安·馬里亞·米萊西—費雷蒂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IMF預計2018年和2019年的全球增長率為3.9%,與2018年4月《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相同。隨著全球經濟的周期性上行接近兩年,一些經濟體的擴張速度似乎已經達到峰值,各國增長的同步性下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從而對信心、資產價格和投資造成不利影響,這是全球經濟增長近期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一個重要的下行風險”,吉安·馬里亞·米萊西—費雷蒂認為,特別是可能出現持續而不斷升級的貿易行動,全球金融狀況可能收緊。
他表示,目前全球貿易處于緊張狀態,一些發達經濟體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支持在減弱,這也給經濟前景蒙上陰影。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可能損害商業和市場情緒,從而削弱投資和貿易。除了對市場情緒的直接影響外,貿易措施的激增還可能導致貿易行動的潛在范圍更加不確定,從而阻礙投資。同時,貿易壁壘的擴大會提高貿易品成本,破壞全球供給鏈,減緩新技術的傳播,從而降低生產率。
對于美國采取史上最大規模的單邊貿易舉措,吉安·馬里亞·米萊西—費雷蒂認為,雖然IMF預測近期美國經濟勢頭預計將暫時加強,但考慮到過去幾個月美國已采取影響廣泛國家的貿易行動,在更為廣泛的貿易沖擊下,作為全球報復的焦點,美國將有相對較大一部分出口在全球市場上被征稅,因此特別容易受到影響。近日IMF相關研究顯示,如果當前貿易政策威脅變為現實,商業信心由此下降,到2020年,全球產出可能比當前的預測低0.5%。
對于美國政府提出的,美中貿易存在巨額赤字意味著中國占了美國的便宜。吉安·馬里亞·米萊西—費雷蒂對此表示,“美國經常賬戶的貿易赤字總體上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美國居民的支出比他們生產的要多”。他認為,未來美國隨著降低稅率政策的實施、公共部門的額外支出,以及需求增長相對較快,進口將加速增長,導致美國經常賬戶逆差增加,全球失衡進一步擴大,這可能加劇摩擦。
“IMF是一個多邊機構。我們認為,多邊合作仍是應對跨境挑戰的關鍵所在?!奔病ゑR里亞·米萊西—費雷蒂稱,多邊貿易體制是戰后全球經濟擴張的重要支柱,開放、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下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提升了生產率,并促使創新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為了維持和擴大這些進展,各國應共同努力,進一步降低貿易成本,在不增加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情況下解決分歧,“我認為這將是多邊一體化進程的又一次進步”。
但吉安·馬里亞·米萊西—費雷蒂也提醒,當研究全球一體化時,也需要考慮道德因素,并不是所有的社會群體都能受到一體化的積極影響,例如被進一步貿易融合所取代的工人崗位,“如果不采取綜合措施提高潛在產出并確保經濟增長的好處得到廣泛分享,那么人們會對現有經濟安排感到失望,從而很可能更加支持采取不利于經濟增長的內向型政策”。
對于未來如何保持全球經濟擴張的勢頭,吉安·馬里亞·米萊西—費雷蒂表示:“避免采取保護主措施,尋求能夠促進貨物和服務貿易持續增長的合作性解決方案,依然是保持全球經濟擴張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