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北汽集團(簡稱“北汽”)、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城汽車”)和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開展深入合作,共享零部件資源。據稱,北汽有意采購長城汽車的發動機和變速器。
7月,長城汽車將旗下零部件產業打包成精誠工科汽車系統有限公司和蜂巢易創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蜂巢易創”)兩個全資子公司。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表示:“我們整合零部件資源,讓它們脫離整車業務獨立運營,就是為了打造國際知名品牌。”
這兩則消息透出了自主零部件業做大做強的希望。根據以往經驗,企業通過聯盟突破關鍵零部件技術難關和產業化瓶頸的愿望,實現起來有難度。而整車企業共享資源現象的出現,讓人看到了一絲曙光。
長城汽車與北汽“情投意合”
長城汽車與北汽是怎么走到共享零部件資源這一步的?對這個問題,原北京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虞至正有一定的了解。1998年春天,他爭取到領導支持,以集團總公司和北京汽車工程學會的名義,在原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策劃、組織和主持了國際汽車自動變速器技術研討會。
虞至正介紹道:“蜂巢易創董事長唐海鋒參加了這次會議。從那時起,長城汽車就到處收集汽車自動變速器技術信息,以求準確把握其發展趨勢和走向。”
2017年4月,長城汽車7DCT成功量產并投放市場。據介紹,該款產品性能優異,采用適合整車所有平臺的緊湊設計,擁有優秀供應商,具備批量自制能力,滿足高產量需求。
對北汽來說,發動機和變速器是薄弱環節,虞至正對此深有體會。2008年,他組織和主持了一次國際汽車自動變速器技術研討會。博世和加特可都派出代表參加。一年后,北汽組團到博世參觀,敲定了合資之事。很快,北汽就與博世簽署了CVT技術許可和樣機開發的戰略合作協議,計劃2011年實現產品量產、配裝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
在虞至正看來,博世是CVT鋼帶供應商,并不是CVT供應商,北汽與博世合作開發生產CVT,顯然是找錯了合作對象。再說,CVT配套車型有限,不能滿足北汽的需求。
“一方有采購需求,一方有配套意愿,這樣雙方就一拍即合。”在虞至正看來,北汽、長城汽車共享零部件資源是“情投意合”之舉。
資源共享被業界寄予厚望
整車企業共享零部件資源,受到業界有識之士好評,甚至被寄予厚望。
重慶藍黛動力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陳小紅向《中國汽車報》記者介紹了一個情況:長城汽車派人分別找過萬里揚和藍黛兩家變速器企業,意欲把其手動變速器業務出售。他覺得:“長城汽車正謀求轉型,要在自動變速器業務上發力,逐步擴大市場規模。”
整車位于零部件的下游,失去整車企業這個“靠山”,零部件供應商會非常脆弱。陳小紅說:“‘背靠大樹好乘涼’,愛信分別與吉利、廣汽合資生產6AT,就是在找‘靠山’和‘大樹’。長城汽車與北汽共享資源,相關零部件公司將有很大發展空間。這種合作模式很好,有競爭優勢。”
“這是一個好兆頭。魏建軍很有遠見,長城汽車和北汽相距很近,來往溝通便捷,有共享零部件資源的時空優勢。這樁合作是互補共贏的明智之舉,是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合作的手段。長城汽車和北汽的零部件業務發展前景非常廣闊。”虞至正表示,舉雙手贊成這項合作。
過去,國內汽車行業總是高喊“抱團取暖”,卻因為種種原因最終不了了之。中國航空汽車系統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專務周世寧說:“共享零部件資源,表明長城汽車與北汽以資產為紐帶的合作坐實了。這是非常好的開端,很有日韓汽車產業發展模式的味道。”
關鍵技術上的合作前途難卜
在汽車行業,這樣的例子還有一樁。今年5月31日,東風汽車官方微信發布消息顯示: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與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漢共同簽署油水泵業務合資合同,雙方將共同出資成立東風富奧泵業有限公司。東風汽車官方微信稱:“這標志著東風零部件集團與富奧的合作進入了實質性階段,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汽與東風之間的關系又往前邁進了一步。”
其實,富奧與東風零部件集團之間的合作早已啟動。2017年6月14日,東風零部件集團和富奧就在吉林長春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在資本運營、體制改革、技術創新等多個領域進行了廣泛探討。當年12月11日,富奧與東風零部件集團簽署了《建立合資公司意向書》。按照協議,富奧將為合資公司提供產品開發、制造工藝、試制試驗等全方面的技術支持。雙方將有償向合資公司許可使用富奧商標和東風零部件集團商標。在合資公司滿足質量、成本、交付和技術要求的前提下,東風零部件集團將為合資公司爭取在東風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的優先配套機會。也就是說,東風零部件集團將充分發揮富奧技術優勢和東風零部件集團市場優勢,從而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富奧與東風零部件集團正式簽署油泵、水泵業務合資合同,是東風零部件集團與富奧之間合作的新進展。合資公司落戶十堰工業新區,將利用雙方技術、市場、管理等資源優勢,深化與東風主要客戶的合作關系,為商用車、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提供優質產品,并致力于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一流油水泵供應商。
不過,整車企業之間存在著永恒的競爭關系。共享普通零部件資源,不會削弱自身市場競爭力;共享關鍵零部件資源,結果就不好說了。
“整車企業之間有可能共享普通零部件技術資源,卻很難共享關鍵零部件技術資源,否則企業就容易失去市場競爭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制動器委員會原秘書長顧一帆的觀點很有代表性。
顧一帆表示:“國內企業開發生產機械類零部件,已經沒有什么問題。現階段,關鍵零部件已不是這類產品,而是汽車電子,其開發生產難度很大,極其難以仿制,是整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很難拿出來共享。”
企業間共享零部件資源,到底存不存在鴻溝,又是否可以跨越?這些問題就只能等待時間去檢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