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外貿順差不斷加大,而大量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為減少貿易摩擦,促進進出口貿易的平衡和外貿增長方式的轉...
近年來,隨著我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外貿順差不斷加大,而大量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為減少貿易摩擦,促進進出口貿易的平衡和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經國務院批準,2007年6月19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7〕90號),規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執行。 此次出口退稅率調整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在去年降低和取消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取消了553項“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退稅,涉及機床工具行業有碳化硼(稅號:28499010)1項。第二,降低了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涉及機床工具行業有包括磨料磨具、工具和插拉刨床等35項。第三,將10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改為出口免稅,此項未涉及機床工具產品。(詳見附表)
2006年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149.54億美元,同比增長15.4%。其中,機床工具產品進口金額111.36億美元,同比增長11.75%;出口金額38.18億美元,同比增長27.5%。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逆差很大,但是在出口產品中,量大價低的產品仍占一定的比例。從2006年進出口產品結構來看,進口金屬加工機床占進口總額的65.0%,刀具占7.4%,磨料磨具占3.3%;出口金屬加工機床占出口總額的31.1%(涉及到本次出口退稅率調整的金屬加工機床占4.3%),刀具占17.9%,磨料磨具占18.9%(涉及到本次出口退稅率調整的磨料磨具占8.1%)。由此可見,在整個機床工具行業產品中,此次出口退稅率被調整的產品共占出口總額的30.3%,主要涉及磨料磨具、工具和插拉刨床等小行業。在出口退稅下調和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雙重壓力下,他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出口退稅作為國家調控宏觀經濟手段,近年來不斷進行調整,退稅率的調低和調高,體現了國家的經濟政策,是企業發展的風向標。縱觀機床工具行業整體情況,此次受到調整的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的產品,或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而國家鼓勵發展的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如數控機床等主流機床產品并未受到影響。
一、企業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應對退稅調整
自2006年9月15日出口退稅調整后,磨料磨具行業加快了對“兩高一資”企業的清理整頓,加大了環保和節能降耗措施的投入力度。對企業按地區整合,以形成集團化、規模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嚴格執行環保標準,不達標者堅決關閉;同時關閉一批產能低的企業。以確保企業生存和進步,促進行業發展。
碳化硼是繼棕剛玉、人造剛玉和碳化硅之后,又一項被取消出口退稅的磨料磨具產品。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磨料磨具分會行業企業已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積極應對出口退稅調整帶來的影響。
二、限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稅則號列制定應更科學
在國家進出口稅率政策中,往往是以產品稅則號列(簡稱:稅號)為依據制定的,因此稅號制定的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政策執行的效果。如工具行業,目前出口量大且屬于“兩高一資”的低價產品(如普通鉆頭),與有著良好發展前景、高附加值的復雜刀具,由于稅號相同,將兩者作為同一類產品,一同被降低稅率,嚴重影響了新型、高效產品的發展。
產品稅號過于籠統的情況在其他產品中也存在,高附加值產品與低附加值產品在稅號上不能區分開,稅率變化后,勢必限制了應鼓勵發展的產品。另外在統計上,一個稅號的產品只能歸為一類,因此從統計數據上很難辨別各種產品所占份額,給行業企業分析市場,制定發展方向增加了難度。為此,企業迫切希望稅號細化工作加快進程,以適應當前機床工具行業的快速發展。
《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發布后,企業十分關心,為此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認真整理核實,此次機床工具行業出口退稅調整共涉及36種稅號,其中十位碼稅號商品有2種,若以海關發布的八位碼常用稅號統計應為35種。
機床工具行業出口退稅稅率變化表 (2007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