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為期兩天的2018全國機械工業經濟形勢報告會在河北省唐山市召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做了全國機械工業經濟形勢相關報告。王瑞祥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外部挑戰變數明顯增加。我國經濟仍處于“三期疊加”階段,處在結構性深度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之中。今年又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機械工業轉型升級的攻堅之年,正確研判形勢,未雨綢繆做好各種應對準備,保持機械行業平穩健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工程院、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領導及著名經濟學家,各機械工業企業、專業協會、地方行業協會、行業研究院所等主要負責人,共同出席了此次會議并探討機械工業發展形勢。
國際貿易壓力增大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對2017年及2018年前三季度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進行了分析。據介紹,今年1~9月機械工業堅持穩中求進、推進轉型升級取得成效,實現了經濟運行的平穩發展,但穩中有變、穩中有緩,下行壓力加大。主要體現在:經濟運行符合預期,主要經濟指標有所回落;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部分產品同比下降;非汽車行業利潤占比提升,汽車行業降幅明顯;對外貿易保持增長,進口增長高于出口;固定資產投資有所改善,前景仍需關注;價格指數同比上漲,相關指標不及上年同期水平。
此外,在各重點行業發展方面,2018年汽車工業、電工電器、機床工具、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內燃機行業增速將與2017年持平或略低于2017年,重型機械、石化通用行業增速將與2017年持平或有所提升。綜合判斷:2018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將比較平穩,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在7%左右,利潤增速低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進出口貿易適度增長。
陳斌強調,“經歷了持續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機械工業的規模現已達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4萬多億元的很高水平,隨著基數的不斷擴大,增長速度適度回落是正常的。”
縱深發展自主創新
除了對全國的經濟形勢進行整體把握,王瑞祥還就目前機械工業的行業發展形勢表達了四點意見。
一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不動搖。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與此同時,當前經濟形勢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對此,王瑞祥會長認為,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一些政策效應有待進一步釋放。王瑞祥還強調要緊密結合行業經濟形勢特點,深刻認識“變”和抓住“變”。
二要主動做好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各種準備。王瑞祥認為,機械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戰略支撐,企業要清楚當前與別國的貿易摩擦在外貿出口、企業外遷、勞動就業及高技術合作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和沖擊。王瑞祥建議,企業要主動針對機械工業及石化、電工電器、汽車等重點行業,涉及加征關稅的出口零部件和儀器儀表等重點進口產品,進行詳盡的分析預判,及時應對,精準施策。要瞄準產業的核心薄弱環節,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補短板、提品質,把自己的實力搞上去,把核心競爭力提起來。要積極有效應對成本上升、消費不振等不利因素,苦練內功、降本增效,提高供給質量,努力擴大內需。要繼續堅持改革,擴大開放,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以實際行動確保國家利益和機械產業安全。
三要持續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向縱深發展。王瑞祥認為,轉型升級是機械行業應對挑戰、持續發展、由大變強的必然選擇,機械工業要搶抓當前科技與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下苦功潛心做好自己的事情。針對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問題,謀劃好傳統產業動能升級、重大裝備智能升級、原有行業綠色升級的規劃舉措。要對標高質量發展和行業“十三五”規劃目標,有針對性地提出調結構、轉方式、增效益、補短板和培育新增長點的時間表和目標要求。
四要充分激發企業活力發揮好主體作用。王瑞祥認為,建設機械強國是一項舉全行業之力的系統工程,其中企業的支撐和主體作用至關重要。各級行業組織及相關單位都是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主動加強相互間的溝通合作,擰成一股繩、一股勁,共同致力于行業發展。對此,中機聯將繼續發揮聯合綜合的職能作用,不斷完善業已形成的綜合與專業配套、條與塊結合、分工合作、協同共進的工作體系,努力為行業、企業和會員做好服務,為推動行業發展多做貢獻。
專家熱議行業發展
會上,工信部產業政策司處長王千里解讀了如何弘揚工業文化建設制造強國,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戰略咨詢委委員屈賢明分享了發展智能制造建設制造強國之策略,原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著名經濟學家馬曉河闡述了中美貿易與我國經濟發展問題,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高輝清講解了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和宏觀政策調控取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綜合部副主任朱鴻鳴分享了當前國家貨幣政策和金融形勢,專家的深入分析與詳盡解讀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會上,河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耀彬指出,機械工業是關乎國民經濟水平的基礎性產業,也是各個行業技術進步、調整結構和轉型升級的“試驗田”和“試金石”。鋼鐵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也是助推機械行業做優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我國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中國最大的鋼鐵材料制造商和綜合服務商之一,河鋼以“建設最具競爭力鋼鐵企業”為愿景,聚焦“市場”和“產品”,堅持以客戶結構的高端化推動產品結構升級,以跨界思維和“縱向延伸、橫向拓展”的發展理念,加快培育壯大現代工業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由“鋼鐵制造商”向“鋼鐵材料綜合服務商”轉變;由傳統產業“跟隨者”向新興產業“引領者”轉變。
近年來,河鋼更加注重為各用鋼領域高端客戶提供材料綜合解決方案。通過EVI先期介入、資本合作、共建研發中心等多種形式,不斷深化與高端制造企業的戰略合作,建立共享平臺和利益共同體。在服務高端客戶的過程中,河鋼整體技術創新和品種研發實力顯著提升,高端產品覆蓋了除無縫鋼管以外的所有品種類別,已經成長為我國第一大家電用鋼、第二大汽車用鋼供應商,成為我國核電、海洋工程、建筑橋梁用鋼領軍企業。作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會員企業,河鋼將不斷深化與機械行業的全產業鏈合作,努力實現產業融合、協同發展,堅持不懈地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為中國制造由大變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