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利好光伏的消息不斷。無論是民營企業座談會還是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的成果座談會,無一不證明著國家各級政府對于光伏產業的大力扶持!地方政府也開始緊鑼密鼓出臺新能源相關規劃以及行動計劃等。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浙江、內蒙古、寧夏、山西、山東、廣西、甘肅、黑龍江9個地區出臺利好光伏的最新政策。
在文中進行詳細梳理分析,從政策中不難看出,光伏產業,尤其是分布式光伏依然是未來各省規劃重點,但是產業的創新驅動、提質增效成為今后光伏產業的必經之路。咱們一起來看看!
〓 天津 〓
10月3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出臺《天津市新能源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通知》明確,到2020年,新能源產業工業總產值達1100億元,風電及光伏傳統領域工業總產值達200億元。
2018-2020年,天津光伏產業將重點發展光伏電池、光伏組件等技術領域,同時將重點工程集中在產業創新驅動及提質增效上來,多能互補、儲能應用是其發展重要方向。這三年間,計劃投產達標與開工建設的光伏項目共9項。
其中,北辰區光伏產業示范園區的建設是發展光伏產業的突破口。《通知》也提出將積極各光伏企業進行洽談。
〓 浙江 〓
10月19日,浙江省發改委印發《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通知》提出,著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2018-2020年共新增非水可再生能源102萬噸標準煤,新增光伏發電3GW。
浙江政府對于該省光伏產業十分重視,在對浙江光伏市場分析時發現(新政后浙江光伏市場簡析:14項補貼政策、杭州新增分布式1.412萬戶、光伏產業鏈年產值近1800億!),光伏補貼政策以及光伏“百萬屋頂”計劃等利好措施對于浙江光伏發展的都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
而在雙控方案中,“積極推進百萬家庭屋頂光伏工程”再次被提出,可見,分布式光伏依然是今后兩年浙江省的光伏發展重點領域。
此外,在9月初,浙江人民政府就出臺了《浙江省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中也再次提出實施百萬家庭屋頂光伏工程,到2020年實現省內規劃的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全額消納,基本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
〓 內蒙古 〓
10月11日,內蒙古經信委發布關于《內蒙古自治區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區新興產業工業產值達到2750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3%。
其中,對于光伏產業發展更是進行了重點、詳盡的目標規劃。
1、到2020年,太陽能電池組件產能達到1000兆瓦。
2、擴大多晶硅、單晶硅產能規模,優先建設電子級晶硅生產項目,到2020年,多晶硅產能達到7萬噸、單晶硅產能達到10萬噸、電子級硅單晶材料產能達到4000噸,建成我國重要的光伏材料生產基地。
此外,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30條利好企業的政策非常搶眼,這也為吸納更多優秀的光伏企業進駐內蒙古打下良好的基礎。
下述表格為《征求意見稿》中的“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滾動項目計劃表”相關光伏產業的項目一覽。
此次內蒙古共計規劃建設30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585個億,這樣的“大手筆”也進一步表明內蒙古發展新興產業的決心。
硅材料重點項目有9項,投資總額308.5億元,可新增產能12萬噸。其中單晶硅項目3項,投資總額128.7億元,可新增產能3.5萬噸。多晶硅項目3項,投資總額107億元,可新增產能8.5萬噸。其他硅材料項目3項,投資總額72.8億元,可新增1100兆瓦電池組件,3GW太陽能鑄錠)系統成套設備4400套,配套設備8000套、太陽能組件1100MW)
據悉,投資占比最大的通威高純晶硅項目已于10月底順利投產。該項目在工藝設計先進性、系統運行可靠性等方面進行了數十項優化和提升,達產后超過70%的產品能滿足P型單晶和N型單晶的需要。
〓 寧夏 〓
10月1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出臺《寧夏回族自治區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修訂本)》。
根據《規劃》中的“十三五”能源發展主要目標中顯示,預計到2020年,電力裝機總容量為54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實現年均26.5%的增速。
《規劃》中還提到,推動寧夏建設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新能源新技術項目。從光伏行業而言,重點規劃建設鹽池、海原、同心、中衛、中寧、紅寺堡、青銅峽、寧東、紅墩子等10大光伏園區;擴大“光伏+”多元化利用,鼓勵在工業園區、大型公共建筑及民用住宅屋頂、農業大棚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加快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到2020年,爭取光伏發電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
另外,《規劃》特別提到推進新能源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并網運行服務,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出力預測機制,建立新能源優先發電權,解決好無歧視、無障礙上網問題,諸如積極開展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系統一體化運行示范;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參與直接交易、跨省跨區消納。
〓 山西 〓
11月2日,山西經信委發布《山西省能源生產和利用設施智能化改造實施意見》的通知。《意見》指出,鼓勵研究和應用數字信息技術、大數據與光伏技術融合,實現時間、空間、設備等多層面、多維度監控管理。
通過無人機智能巡檢,及時發現組件問題,實現智能監控。采用光伏智能化系統,推進光伏+農業、光伏+建筑、光伏+工業園區、光伏+農村的智能化發展和應用。
而在9月底山西發改委出臺的《山西省“十三五”綜合能源發展規劃(修編版)》中強調,加快建設新能源基地,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其中以太陽能、風能等為重點,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產業化進程。
〓 山東 〓
9月下旬,山東省人民政府出臺《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
《規劃》提出,到2022年,全省太陽能產業產值力爭達到500億元;到2028年,全省太陽能產業產值力爭達到800億元。
堅持集中式、分布式相結合,積極推進“光伏+”綜合開發利用;實施“光伏+環境治理”,重點打造采煤塌陷地光伏發電基地和黃河三角洲鹽堿灘涂地光伏發電基地。
建設一批“光伏+屋頂”分布式發電項目及風光、農光、漁光等“光伏+綜合利用”項目,探索發展“光伏+交通”等新模式、新業態,開展光伏路面技術研發和試驗示范工程建設,推動光伏發電跨行業、跨領域融合發展。
積極推進“光伏+技術進步”“光伏+競價上網”,促進光伏發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市場應用和成本下降,健全光伏發展市場機制。
〓 廣西 〓
10月25日,廣西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等六部門出臺《廣西智能光伏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明確,推動智能光伏在廣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能源、扶貧等領域推廣應用。
重點任務包含8大部分,加快太陽能電池及部件智能制造,提升智能光伏終端產品供給能力,開展智能光伏工業園區、智能光伏建筑及城鎮、智能光伏農業、智能光伏電站、智能光伏扶貧等應用示范項目。
〓 甘肅 〓
10月8日,甘肅天水人民政府發布《天水市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行動方案》。
《方案》提出,利用政府建筑、公共建筑、商業建筑、廠礦建筑、設施建筑等建筑物屋頂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明確要認真落實好甘肅省下達天水市光伏扶貧項目指標。2018年底建成并網“十三五”第一批武山縣23.7兆瓦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做好“十三五”第二批清水縣5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的開工準備工作。
此外,積極探索開展光伏+儲能技術應用。爭取到2020年,全市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50兆瓦。
〓 黑龍江 〓
9月22日,鶴崗市人民政府發布《鶴崗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2018年修編版)。
《規劃》對于太陽能發電產業進行了重點布局,分別從分布式光伏、光伏領跑者、光伏扶貧、太陽能電站等幾大領域進行細化任務的分解規劃。
《規劃中》提出,計劃投資48.78億元,建設9個光伏項目,裝機總容量共計608MW。
其中,總投資27個億的兩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值得關注。這是否預示著黑龍江省在今后會進一步加大分布式光伏建設?我們會持續關注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