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17日發布聯合公告,原則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開展滬倫通業務,滬倫通正式啟動。
這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又一大動作。近期不斷釋放的開放信號表明,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廣度深度不斷提升。
滬倫通啟動 投資者資產日均不低于300萬元
滬倫通,即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機制,符合條件的兩地上市公司可依照對方市場的法律法規發行存托憑證(DR),并在對方市場上市交易。
華泰證券即是第一家按滬倫通業務規則在倫交所掛牌的A股上市公司。根據此前公告,華泰證券在超額配售權行使之前,將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數量為0.75億份,所代表的基礎證券A股股票為7.5億股,募集資金不低于15.38億美元。
作為華泰證券A股的上市場所,上交所認為華泰證券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對促進境內機構融入全球核心資本市場、促進上海和倫敦兩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合作,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與此同時,也有多家境外上市公司表達了到上交所掛牌中國存托憑證(CDR)的意愿。屆時,境內投資者就可以實現足不出境“買”倫交所股票。但投資者開通滬倫通權限須滿足: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于人民幣300萬元。
作為連接中國和英國資本市場的橋梁,滬倫通源起于2015年9月舉行的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過去4年間,中英雙方都在為這座橋梁早日“通車”積極準備。
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付立春認為,滬倫通的開通有利于中國上市公司拓展融資渠道,便利跨境并購和國際化;有利于豐富中國投資者的投資品種;有利于中介機構拓展國際業務。
“滬倫通的啟動是A股國際化的重要一步,是金融領域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要事件。”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滬倫通的開通將提升外資對A股市場的關注度,進一步提高A股的國際化水平。
同是跨境機制 滬倫通與滬深港通區別在哪?
同是跨境交易機制,同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事件,人們通常會將滬倫通與滬深港通相比較,但二者在運行機制上卻有較大的區別。
簡單地說,滬深港通是兩地投資者互相到對方市場直接買賣股票;滬倫通則是將對方市場的股票轉換成存托憑證在本地市場上掛牌交易,投資者交易基本不跨境。
“對于兩地投資者而言,最主要是要熟悉對方市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倫交所、上交所市場的規則、行情、估值等各方面差異較大,投資者應做好適應性準備。”付立春說。
此外,從規模上比較,滬倫通的交易規模有限。數據顯示,當前滬港通南北向日均交易金額合計超300億元;滬倫通的交易規模則主要取決于有多少公司愿意到對方市場發行或上市存托憑證,且存托憑證的二級市場交易與本地股票交易模式并無區別,僅在基礎股票和存托憑證相互轉換時才會發生跨境資金流動,初期數量不會太大。
在楊德龍等專家看來,滬深港通重在實現跨境交易,是通過香港市場連接世界金融資源;滬倫通則是通過產品互掛實現了不同時區交易所之間的投資產品互通,令A股市場與歐洲市場的投資者可以相互投資對方市場的產品。開通滬倫通,將使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得到提升。
動作頻頻 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
站在滬倫通啟動的節點回望,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動作頻頻,給市場各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前中國已大幅放寬證券期貨和基金公司的外資準入限制,在期貨市場的原油、鐵礦石、PTA等商品期貨品種國際化等方面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
同時,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并逐步提升納入比例,富時羅素也將于近期正式將A股納入其指數系列,種種跡象表明,國際投資者越來越看好A股市場前景。
“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是提升我國金融業自身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需要。”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6月初曾表示,將按照既定的計劃和節奏,穩步推進金融業開放時間表和路線圖。
就在滬倫通正式啟動的4天前,易會滿在陸家嘴論壇上宣布9條重磅開放舉措,涉及中國資本市場諸多方面。短短幾天后,作為互聯互通機制的新探索,滬倫通正式啟動。
“無論是增進不同市場的了解,提升國際機構投資者的比例,還是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深化改革,滬倫通和近期宣布的9條開放舉措,都將深刻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說。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加有效的資本市場。”付立春認為,近年來的開放動作頻頻,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步伐加快,這些都將給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積累有益經驗,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持續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