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總結前一階段減輕企業負擔、清理拖欠賬款工作進展情況,啟動第九屆全國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宣傳周和清欠攻堅專項行動。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統籌推進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總體要求,在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基礎上,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臺一系列減輕企業負擔、惠企紓困的政策措施。同時,持續推進清理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加大降低企業成本和清理收費工作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克服困難渡過難關,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和資金壓力逐步紓解,一批長期被拖欠賬款得到清償,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會議強調,成績來之不易,但是困難仍然很大,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據悉,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工作部署,受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委托,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于近期連續3個季度對14000余家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惠企減負政策落實情況、企業政策獲得感滿意度及對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的訴求等方面開展調查,并對各省市企業負擔狀況進行評價。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出臺的惠企政策滿意度較高,但也有一些企業反映部分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還有堵點,部分政策“獲得感”不均衡。
調查顯示,2019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企業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特別是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影響,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援企穩企助企政策效果顯著,企業反映社保和醫保費減免緩征政策對企業支持效果最好,含金量最高。企業普遍希望在經濟尚未實現全面恢復和企業生產經營存在較多困難的狀況下,對一些力度大、效果好的政策能夠延續實施。
調查顯示,反映2019年總體負擔較重的企業占比(43%)較上年(45%)下降2個百分點;反映負擔較上年減輕的企業占比(26%)與上年(26%)持平。本次調查參照世行《營商環境報告》設置了相關指標,結果顯示,對營商環境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措施分別是當前開辦企業和工商注冊登記信息變更便利度、獲得電力供應便利度和知識產權保護,企業占比分別為91%、89%和89%;企業對獲得信貸便利程度評價依然不高。2020年三季度反映總體負擔增加的企業占比降至53%,較前兩季度(一季度93%,二季度84%)大幅減少;呼吁延續按比例減免和緩繳社會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持續降低用電和用氣成本、減輕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負的企業占比分別為77%、58%、49%。
從具體領域看,地區之間存在結構性差異。2019年,西部地區用電成本低的優勢明顯,但企業對負擔的主觀感受強,融資難、融資貴、拖欠賬款等問題嚴峻,稅費負擔相對較重,人工成本略高于中部;東部地區企業主觀感受相對較輕,融資成本負擔處于全國較低水平,賬款償還情況較好,但納稅、用電成本負擔均處于全國較高水平;中部地區稅收、人工、制度性交易成本負擔相對較低,但融資負擔、用電負擔、企業主觀感受均較重,總體水平居中。
針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和訴求,調查顯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企業對降成本的政策訴求較為強烈。一是呼吁繼續延長今年出臺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時限,二是降低融資成本和拓展融資渠道,三是降低企業用能、用地和物流成本,四是取消不必要的審批手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同時,部分企業在調查中也反映了一些具體問題,如涉企檢查過多、以罰款替代事中事后監管、部分單位要求企業接受指定機構提供的中介服務等。
針對調查結果提出的有關建議主要有:(1)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加大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力度,二是加快部分涉企法律法規修訂,三是完善政策評估制度。(2)加快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二是加強行業組織和服務機構的紐帶作用,三是進一步加大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強化職業技能培訓。(3)加強治理涉企收費長效機制建設。一是切實減少涉企收費“事項”,二是清理相關政策法規,三是完善全國統一的企業投訴舉報平臺。(4)加大依法推進清理拖欠工作力度。
針對相關調查報告及反應的問題,會議要求,要堅持問題導向,打通政策落實堵點,堅決曝光情節惡劣的違規問題;善于運用新技術,暢通惠企政策信息渠道,努力讓更多企業享受到惠企政策。會議強調,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2020年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實施方案的任務部署,抓好減稅降費、整治涉企收費、優化營商環境等各項任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