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保定哈弗(參數|圖片)技術中心,正式發布長城汽車2025戰略。這一戰略的主要內容是:到2025年實現全球汽車年銷量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1000億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簡稱“十四五”規劃,起止時間從2021年至2025年。長城汽車的2025戰略,起止時間也是2021年至2025年。因此,長城汽車的2025戰略,也可以稱之為長城汽車的“十四五”規劃。與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相比,長城汽車的“十四五”規劃目標更宏偉、步子邁的更大,正可謂雄心勃勃,壯心不已。
長城汽車充滿危機感和緊迫感
作為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的佼佼者,長城汽車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過去30年,在董事長魏建軍帶領下和全體員工的努力下,長城汽車抓住機遇,奮力拼搏,從一個地方小企業發展成中外知名的特大型整車企業。自2016年以來,長城汽車銷量連續5年跨入中國汽車百萬俱樂部,成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代表企業之一。長城汽車成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一張名片、中國汽車品牌的一面旗幟,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面對全球汽車產業百年未遇的大變局,飽含憂患意識的長城汽車,居安思危,銳意革新,充滿了緊迫感。
魏建軍在2025戰略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汽車品牌,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越,只有在這三至五年的時間里,快速放大優勢,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個新賽道上領跑。而且,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只有一次。
魏建軍指出,長城汽車將基于“全球大布局”、“研發大投入”、“企業大變革”和“用戶大運營”的新定位,進行全面、徹底的創新變革,持續打造競爭力,領跑新賽道,推動長城汽車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
根據以上四大戰略新定位 為了“打贏中國、走向全球”,長城汽車布局了全球化的研發、生產、銷售,同時持續深耕品牌、技術、人才的全球化。
為達成2025戰略的宏偉目標,長城汽車將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未來五年研發總投入將達1000億元人民幣,確保技術領先優勢,為全球用戶打造更綠色、更智慧、更安全的產品。同時,加大全球化研發人才引進,到2023年,全球研發人員達到3萬人,其中軟件開發人才1萬人。
通過“企業大變革”,長城汽車將真正實現以用戶為中心,通過全方位、全領域創新的“用戶大運營”,構建企業與用戶共同經營的全新價值體系。
實現2025戰略難度相當大
魏建軍宣布2025戰略后,業內反應不一。有觀點認為長城汽車這一戰略目標很宏大,也有措施保證,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很大。也有觀點認為,長城汽車2025年實現400萬輛銷量,相當于五年翻兩番,難度相當大。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不大。
2020年,全球汽車集團銷量超過400萬輛的有豐田汽車(952.8萬輛)、大眾汽車集團(930.5萬輛)、雷諾日產三菱聯盟(783.3萬輛)、現代起亞集團(635萬輛)、通用汽車(626萬輛)、本田技研(479萬輛)和福特汽車(418.7萬輛)。2020年國內汽車集團銷量超過400萬的只有上汽集團,銷量為560萬輛。560萬輛銷量中,外國品牌占300萬輛,占比53.6%。這些銷量分別計入大眾汽車集團和通用汽車名下。
如果2025年長城汽車國內外銷量達到400萬輛,將進入全球汽車十強行列。
按照長城汽車的規劃,2023年實現銷量280萬輛,其中歐拉(參數|圖片)品牌100萬輛,長城皮卡、哈弗、WEY、坦克、沙龍智行等品牌實現銷量180萬輛。
2020年長城汽車海內外總銷量111萬輛,2023年要實現280萬輛,需要凈增169萬輛,三年間每年必須遞增36%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按照長城汽車的計劃,要實現未來三年遞增36%的目標,歐拉表現如何決定著成敗。2020年歐拉銷量為5.6萬輛,今年前5個月達到4.18萬輛。如果芯片供應短缺能夠解決,歐拉全年銷量有望超過10萬輛。但是,用兩年時間從10萬沖擊100萬輛,難度實在太大。
長城汽車沒有披露2025年400萬銷量,海內外市場各占多少。鑒于國內乘用車市場已經進入存量市場,短期內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并不大,長城汽車要實現400萬輛銷量,迅速擴大海外市場迫在眉睫。但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外汽車市場備受沖擊,下滑幅度很大。全球范圍內何時完全控制住疫情,重新恢復市場活力,目前尚存很大不確定性。
至于2025年銷量中80%是新能源車,問題倒不大。長城汽車把混合動力汽車也歸于新能源汽車行列,屆時,弱混、重混都可以稱之為新能源汽車。
綜上所述,長城汽車要實現2025戰略,難度很大,任務十分艱巨。必須要以壯士斷臂的決心,破釜沉舟,頑強拼搏,才有可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