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封,科技創新已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超八成規上工業企業在研發上下大力氣,企業不斷提質升級、強鏈補鏈,登封闖出了一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傳統優勢企業正大步邁向“專精特新”。
登封市盧店街道是全國磨料生產的集散地,是中國涂附磨具原材料供應基地,有磨料生產企業100多家。
2008年,河南螞蟻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接力棒從父輩手中傳到趙振江這里。他發現,車間噪聲大、粉塵多、效率低,工人年齡大多在50歲左右,年輕人根本不愿意來。更重要的是,當時的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力已經很充分。
2015年,從國外考察學習回來的趙振江,自主研發出首條自動智能生產線和環保節能陶瓷部件生產線。在安裝時,業內頗有經驗的師傅直搖頭:“粉塵太大,在車間里坐著喝茶是不可能的。”
“國外幾年前就已經實現了,我們也能做到。”趙振江信心滿滿,同時累計投入研發經費5000多萬元,獲得專利30項,其中SGA磨料填補了普通磨料與超硬磨之間的空白,彌補了我國高溫陶瓷磨料的短板。目前,公司年銷售超2億元,被工信部列為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我們的除塵設備就有5臺,定期有第三方來檢測,除塵、噪聲全部達標。”7月26日,在公司的生產車間,各式水杯整齊擺放,員工梁亞東說,在休息時喝水已成為習慣。
“上半年,公司生產總值逆襲,比去年同期增長15%以上。傳統產業受沖擊時,爐門、陶瓷磨料的訂單不斷,已經排到明年上半年。”趙振江告訴記者,去年,公司研發出新產品,拓寬了產品適用場景。
“我們的新項目被列為鄭州市重點項目,登封市相關部門加快審批、周密調度、現場辦公,提高了項目建設進度。”趙振江說,占地40畝的新廠將在10月份建成投產,為公司向3.0版本“蝶變”爭得先機。
從5000元起家的棕剛玉磨料“小作坊”,成長為專精特新“小巨人”,這背后不僅來自研發投入不斷加大,更是登封“力挺”工業企業的必然結果。
近年來,登封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不斷引導企業提質升級、深度研發、強鏈補鏈,開辟出以新興材料、生物科技、電子器材、裝配建筑等為主體的產業發展格局。尤其科技創新成為引領登封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瓷金科技、克萊威納米碳、獅虎科技、螞蟻新材等企業打破了行業技術壟斷。其中,瓷金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建成了國際上唯一一條SMD陶瓷器件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成為國內僅有的兩家(全球第三家)可以批量供應芯片封裝基座的生產企業,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實現集設備、PKG封裝基座、金屬蓋板為一體的高新企業。
登封市深入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駐地招商,持續優化新興產業投資環境。7月5日,投資15億元的三一智能制造產業園開工建設,至此,已有海螺、圣戈班、三一3個世界500強企業的戰略合作項目落地登封。今年,全市共對接、實施產業項目35個,總投資262.8億元。完成了10家剛玉冶煉企業標準化改造提升,新昇汽配等6家企業通過環保績效A級企業認定,豫科光學、天瑞新登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克萊威、瓷金科技產值實現翻番,圣戈班、中瓷科技等一大批企業訂單供不應求,新材料、裝備制造、鋁精深加工等主導產業占工業比重達25.2%。
登封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將全力支持傳統優勢企業向“專精特新”邁進。聚力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圣戈班新材料生產基地、嵩山硼業、螞蟻新材、克萊威納米碳材料等項目建設;聚力打造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重點推進三一重工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新昇汽配年產1000萬只汽車零部件等項目;聚力打造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拓展鋁制品在5G基站等領域的應用;聚力打造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加快筑友智造ALC板材、城源住宅裝配式建筑等項目,力爭裝配式建筑產業年產值實現翻番;聚力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推進中核集團大熊山1200兆瓦抽水蓄能、三一重能風光電等項目建設,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力爭今后五年全市經濟總量突破65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達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