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地處浙江省中部,由金華市代管,當地五金產業久負盛名,有“中國五金之都”美譽。為推動五金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五金制品協會鼎力支持,全市干部群眾共同努力,永康五金產業發展已呈現出喜人態勢,從規劃布局到制度落地,從強鏈補鏈到轉型升級,永康市正按照“一年掀熱潮、兩年大變樣、三年成趨勢”的總體部署,加壓奮進、迅速行動,吹響了轉型升級攻堅戰的號角。
落實硬核舉措,轉型升級構筑“四梁八柱”
完善工作架構,成立五金產業轉型升級指揮部,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指揮長,下設“一辦五專班”,抽調16名干部實體化辦公。完善政策體系,出臺了《五金產業轉型升級攻堅行動方案》、5大專項工作子方案、7項支持政策,為五金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硬核政策支撐,明確改革目標和實現路徑。
錨定五大賽道,整治低效取得初步戰果
對標金華“4+1”賽道,全面打好低效整治“組合拳”。推進中月-飛鷹、陶瓷廠-堰頭兩大低效連片區塊改造,大刀闊斧重構工業空間,加速推進工業用地“破散促聚”。截至6月底,拆除面積845畝,完成年度任務47%;消化供而未用684畝,完成年度任務80%;臨時改變房屋用途整治5萬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70.6%;低效工業企業用地整治2569畝,完成年度任務64.3%。
聚焦強鏈補鏈,項目招引落地實現新突破
重大項目招引方面,招引落地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3個,3億元以上項目13個,簽約項目3個;項目開工方面,落地開工項目3個;深化基金合作方面,已成立30億母基金,將推進組建20億元數字農機產業基金,確保完成全年50億母基金任務。
著眼數字化改革,現代治理方式穩步迭代
構建三大數字化平臺,其中“數字五金”AI綜合應用平臺爭創省級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應用建設試點、金華市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五金區塊鏈金融服務平臺上線企業429家,累計放款6.05億元,爭取列為全省“一地創新、全省共享”應用。數字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宏偉供應鏈成為金華地區唯一一家省級數字工廠標桿企業(認定類)。產業轉型探索新路徑,新增備案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項目7個,數字化生產線項目11個,新增工業機器人312臺。
練好創新內功,企業科研覆蓋率大幅提升
一是加速推進科創平臺建設。長三角五金研究院中的健康醫療器械、工業設計、林草智能裝備產業研究院已投入運營。二是穩步推進企業科技創新。1-5月,規上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達2.58%,較上年同期增長0.49個百分點;開展研發活動的規上企業860家,覆蓋率為76%。
發揮產業鏈優勢,實現質量品牌雙輪驅動
發布《“永康五金”區域公共品牌管理辦法》《“永康五金”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扶持獎勵辦法》,召開新聞發布會廣泛宣傳。在品牌建設、宣傳推廣、品牌出海等方面給予財政專項支持,企業一年獎勵最高900萬元。打造質量標準新高地,新增發布國家行業標準、“浙江制造”標準8項、五金高價值發明專利12件,創建“品字標”企業11家、對標達標企業45家、“浙江出口名牌”4家、浙江省跨境電商知名品牌2個,均居金華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