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光伏產業鏈實施方案》日前出臺,力爭到2025年,光伏產業鏈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
根據《方案》,我省將構建以“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為主鏈,輻射材料和設備等側鏈的產業鏈生態體系,打造新一代超高效光伏電池和組件等行業領先產品,補齊光伏材料和設備等配套環節,構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光伏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光伏產業鏈發展質態全面提升、龍頭企業加快培育、產業鏈條自主可控、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光伏產業鏈總產值超1000億元,培育產值百億級企業2至3家,十億級企業6至8家,億元級企業20家以上。
充分發揮綜改示范區和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的科教、人才、政策等優勢,以高效電池技術研發為核心,創建國家級、省級硅基炭基材料研究院,帶動全產業鏈技術應用創新,形成以高效電池為核心,以硅料、拉晶切片為配套的產學研一體化產業集群。建設以電池、組件和拉晶切片為主,配套材料為輔的光伏產業集群。建設以組件產能為主、電池及光伏玻璃等其他配套為輔的光伏產業集群。建設“低碳硅芯”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