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正式啟動。啟動首日,科創板股票做市業務總體運行平穩,做市商積極參與,義務履行情況較好,做市商報單的價差較小,參與率較高,為市場源源不斷地提供流動性。
市場運行方面,當日科創50指數上漲1.67%,做市股票(自由流通股本加權)上漲1.47%。42只做市股票中,33只上漲,其中上漲幅度超5%的有12只。從市場整體流動性情況看,做市股票交易量較上一交易日增長10.4%,科創板股票總計交易量較上一交易日增長9.23%。
“科創板開展做市業務首日,整體情況比較平穩,大部分股票的關注度都得到顯著提升,尤其是交易量總體明顯增長,與促進市場活躍度的初衷保持一致,做市商和投資者參與的意愿后續或會逐漸增強。”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投資顧問何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科創板做市首日情況來看,在市場整體表現偏弱的情況下,科創板整體表現相對較為獨立。做市股票出現普漲,說明市場對做市交易比較認同,且效果比較良好。
市場參與方面,14家做市商合計為50只股票(剔除重復后42只)提供做市服務,其中科創50指數成分股22只。東吳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招商證券、中信證券等5家做市商為5只股票提供做市服務,國金證券為4只股票提供做市服務,國信證券、興業證券、銀河證券、浙商證券、中信建投等5家做市商為3只股票提供做市服務,財通證券、東方證券、申萬宏源等3家做市商為2只股票提供做市服務。從股票的做市商數量看,2只股票有3家做市商,4只股票有2家做市商,其他36只股票有1家做市商。記者向14家證券公司了解,首日做市交易十分成功。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表示,引入做市商機制是我國資本市場交易制度建設的里程碑,推動科創板等市場不斷走向市場化、專業化和價值化。
何力表示,由于科創板門檻較高,參與的投資者數量要少于主板投資者數量,個股流動性也相對較弱。引入做市商之后,可以補充流動性,對整體科創板的估值以及合理定價有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