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十余家擬赴北交所上市的企業紛紛調整發行方案。業內人士指出,此舉有助于防止破發,讓北交所二級市場擁有更大的獲利空間。
多家企業調整上市方案
據記者初步統計,近一個月,已有科志股份、馳誠股份、峆一藥業、樂創技術等十余家企業發布了調整北交所上市方案的公告。下調發行底價、縮減募資規模、重新規劃募資用途等,成為多家公司方案調整的共性。
科志股份日前公告稱,根據市場和公司實際情況,擬對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方案的相關內容進行調整。調整涉及三方面:發行股票數量上,由不低于2610萬股且不超過3150萬股,調整為不超過3150萬股;發行底價由16.12元/股調整為不低于10.24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由5.03億元調整為3.61億元,募資用途調整為智能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刪除了“研發中心建設”“補充流動資金”。
馳誠股份、凱大催化等也調整了發行股票數量、發行底價和募集資金用途,利爾達、花溪科技下調了發行底價。
“對發行企業來講,調低發行底價,一般會同時調小發行量,但優質企業可以通過北交所再融資來補充。”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
發行底價對標每股凈資產
數據顯示,有部分公司多次調整發行方案。例如,保麗潔經過三次下調,目前的發行底價較最初水平下降逾六成。保麗潔于2022年11月23日過會,12月6日完成注冊。當年9月,公司將發行底價由16元/股調整為13元/股。12月初,過會后調至10.01元/股。完成注冊后,2023年1月3日,保麗潔再調發行底價,確定為5.79元/股,三次下調累計幅度達63.8%。
還有部分公司是在“闖關”成功后作出調整。2023年1月3日,一諾威過會。當天公司稱,經董事會審議通過,擬調整北交所公開發行股票方案,主要涉及發行底價和募集資金用途的調整。其中,發行底價由不低于15.94元/股調整為不低于10.46元/股。募資用途方面刪除了“補充流動資金”,調整后募資款項將用于產品擴建項目。
多家公司在調整發行方案時,已將發行底價對標每股凈資產水平。據百甲科技1月5日公告,發行底價由4.5元/股調整為3.58元/股。該公司2021年年報顯示,每股凈資產為3.58元。前一日,新贛江宣布發行底價從12.5元/股調整為4.53元/股,調整后的底價與公司2021年每股凈資產相同。
業內人士認為,北交所新股調整發行底價到每股凈資產水平,將增大新股發行詢價的空間,讓市場化博弈更加充分,從而完善北交所市場新股的估值定價機制。發行底價不等于最終發行價,北交所擬上市企業在實際發行中,也不會以每股凈資產水平來定價發行,企業將根據公開發行時自身業績實際情況和一二級市場情緒,通過詢價發行來確定合理發行價。
讓利二級市場防止破發
北交所新股發行人緣何大幅調整發行底價?渤海證券做市業務負責人張可亮對記者表示,讓利二級市場,防止破發,可能是發行人的主要考量。
申萬宏源新三板首席分析師劉靖表示,對于質地一般的準新股,估值安全墊為首要考量,關注首發估值較二級估值中樞的下折幅度。對于質地優良的準新股,稀缺性取代安全墊打開估值上限,可重點參考行業估值、可比公司估值,并結合業績變化趨勢做判斷。
對于有投資者提出,北交所新股發行定價方式是否出現調整,上市公司調低底價、讓利二級市場是否能有效防止破發的問題,劉靖分析稱,每股凈資產相當于股票價格底線,解除底價“束縛”后,新股報價博弈區間拓寬,定價權交由市場,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將增強。“兩只準新股(保麗潔、新贛江)下調發行底價至每股凈資產,或是重塑新股定價機制的開端,北交所新股破發率預計下降。”劉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