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一家光伏設備類企業向記者表示,二季度景氣“更足了”,“光伏產業鏈各環節擴產仍在繼續,我們二季度光伏設備發貨量環比一季度大增。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p>
記者梳理發現,除去遭受跌價損失的企業外,不少光伏中下游企業二季度業績環比一季度有所提升。
華創證券認為,當前光伏產業鏈價格已松動,終端組件價格隨之快速回落,刺激需求進一步放量。華創證券進一步上修了全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預期,預計2023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有望達140GW至150GW,同比增長60%至70%。
“盡管光伏各環節的產能過剩與內卷競爭不可避免,但光伏終端需求遠未到天花板,光伏行業仍將快速發展。未來,有技術、資源及管理優勢的龍頭企業會獲得較快發展。”一家光伏產業鏈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光伏部分環節二季度景氣“更足了”
“今年一季度,因為春節假期、硅料價格大幅波動等多因素影響,對下游硅片企業需求造成了階段性的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到公司金剛線產能利用不足。但自2月份起,開工率開始快速提升,5月、6月訂單飽滿。目前,產能提升計劃的設備投入已基本完成,7月預計可達到400萬公里/月以上,全部調試完成后可達600萬公里/月。”岱勒新材相關人士表示。
這樣的情況并不鮮見。
鈞達股份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億元至11億元,同比增長230%至300%。鈞達股份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約為3.54億元。由此來看,其二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大幅增長。
鈞達股份稱,上半年上游硅料價格持續下行,推動行業成本下降,刺激光伏產業保持高增長,市場需求持續旺盛。2023年光伏電池環節由P型向N 型技術升級迭代,電池盈利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公司率先在行業實現N 型TOPCon 電池大規模量產,成為業內為數不多具備N 型TOPCon 電池大規模供應能力的專業化電池廠商。
7月12日,億晶光電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80億元至3.20億元,同比增加1086%至1255%。今年一季度,億晶光電歸母凈利潤約為1.266億元,可見其二季度凈利同樣環比增加。
晶盛機電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0.52億元至22.9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其二季度業績環比一季度同樣有所提升。
晶盛機電表示,公司積極推出光伏創新設備,延伸半導體產業鏈高端裝備產品布局,同時加快新項目建設,快速推動新一代金剛線等先進材料以及精密零部件業務擴產。
上游原材料價格“大降溫”
提及上半年業績預增原因,億晶光電表示,公司積極拓展光伏市場,光伏組件銷量同比增長;同時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技術,持續推進產品降本增效。受益于硅料等上游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光伏電池及組件的盈利水平有較大增長。
7月13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發布消息稱,本周國內N型料價格區間在7.3萬元/噸至8.2萬元/噸,成交均價為7.4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4%;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6.00元/噸至7.4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6.57萬元/噸,周環比持平。
目前,硅料價格已經較高位30萬元/噸的價格大跌超7成。
硅業分會表示,按當前復投料價格計算,仍接近多晶硅企業平均生產成本,檢修停產的情況也有發生。1至6月國內多晶硅月均產量在10.86萬噸,同比增長91.2%,增量主要來自協鑫科技、新疆大全、潤陽新能源等企業的產能優化釋放及擴產增量釋放。7至8月份仍有部分多晶硅新增產能爬坡釋放,月均產量預期在12.5萬噸至12.7萬噸之間,同期硅片月均產出在47GW至49GW之間。從供需關系來看,硅料小幅供過于求的趨勢仍將延續。
光伏行業人士認為,伴隨硅料價格回落,光伏產業鏈逐步實現了“輕裝上陣”,成本的下降將極大地推動光伏新增裝機增長,從而推動行業整體的進一步發展。
太陽能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硅料價格呈下降趨勢,組件上游產品價格下降,降低光伏組件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組件價格的下降,對整個光伏行業的發展有積極促進作用,會提升光伏電站投資運營商的投資建設積極性,電站投資商的積極性提升又會制造市場需求,最終達到平衡。
眼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仍在抓緊擴產與開工。華民股份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位于云南大理的子公司鴻新新能源的一期項目進展順利,240臺單晶爐已全部投入生產,切片產線也在緊鑼密鼓地調試中?!笆芤嬗谙掠涡枨笸?,項目自點火投產至今,一直處于緊張忙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