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大周期”已落幕,今年的集運市場迎來全新的周期。年末的紅海局勢帶來的短期支撐,讓從業(yè)者對明年年初的運價水平也有了些許期盼。但若放眼2024年全年,有貨代人士對財聯(lián)社記者表示,“仍堪憂。”
繞航潮來了
今年來,集運市場基本處于相對理性的狀態(tài)。大多業(yè)內(nèi)人士的看法,也集中在了謹慎樂觀。這主要是海外港口擁堵難題得到解決,整體供應(yīng)鏈變順暢,但貨運需求有所下降。運價也在此背景下表現(xiàn)得不溫不火,直至冬季。
7-9月本來是往年的傳統(tǒng)旺季,但今年的行情不似往年。一入冬,班輪公司也“坐不住”了,用上了常見的縮航次抬運價手段。
進入12月集運市場出現(xiàn)變數(shù)。起因卻是也門胡塞武裝接二連三對商船襲擊,讓班輪公司對曼德海峽望而卻步。
財聯(lián)社記者從中遠海科(002401.SZ)的船視寶獲悉,一艘因巴拿馬運河干旱擁堵而選擇繞蘇伊士運河從新加坡前往紐約的“MAERSK TAIKUNG”輪,在12月15日就快抵達曼德海峽時,180度轉(zhuǎn)向選擇了繞航好望角。
中遠海控(601919.SH)旗下中遠海運集運雖尚未在官網(wǎng)公開公告后續(xù)是否繞航,但船視寶顯示,其運營的“COSCO SHIPPING SOLAR”輪原定通過蘇伊士運河前往比雷埃夫斯港,也于18日在阿拉伯海轉(zhuǎn)向好望角方向。
船舶運行軌跡(資料來源:船視寶)
“班輪公司之間的聯(lián)盟關(guān)系也會綁定‘同一條船上’的班輪公司繞航或是采取其他舉措。”前述貨代人士告訴財聯(lián)社記者。
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集裝箱船開始繞航好望角。
財聯(lián)社記者從德訊(Kuehne+Nagel)處獲悉,截至12月20日17點,有103艘集裝箱船(含遠東至美東方向繞航蘇伊士運河的船)選擇繞航好望角。
在“船視寶”新上線的歐地集裝箱航線繞航監(jiān)控應(yīng)用上,12月24日上午的查詢結(jié)果顯示,當前歐地航線上正有75艘集裝箱船正在繞航,較22日查詢結(jié)果65艘增加了10艘。班輪公司包括赫伯羅特、韓新海運(011200.KS)、法國達飛、馬士基、ONE、中遠海運集運、地中海航運、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旗下OOCL、長榮海運(2603.TW)、陽明海運(2609.TW)等。
歐地集裝箱航線正在繞航的部分船舶情況(資料來源:船視寶)
運價大漲 持續(xù)多久?
繞航好望角,首要便是運輸距離拉長。德迅稱,如一艘從上海經(jīng)蘇伊士航行到紐約的船必須行駛近12370海里,但通過好望角,距離增加到約14468海里。歐地方向運輸距離也大幅增加。
班輪公司運輸成本增加,有效運力水平也會降低,運價自然上漲。以星航運(ZIM.US)官網(wǎng)在當?shù)貢r間18日宣布,調(diào)高遠東-地中海(ZMP)航線FAK運費,至最高5800美元/FEU,相比剛于當?shù)貢r間14日調(diào)整的運價增加了近六成。
12月22日,受紅海地區(qū)因素影響,亞歐等航線運輸市場運價大幅上漲,帶動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hù)(SCFI)走高,當周報1254.99點,環(huán)比增長14.8%。達到今年全年最高點。
截至12月22日SCFI近一年數(shù)據(jù)變化(數(shù)據(jù)來源:船視寶、上海航運交易所)
近日,班輪公司也紛紛宣布,再次上調(diào)附加費。
其中,12月20日,達飛宣布收取紅海附加費(RED SEA Charge),立即生效,標準為1575美元/TEU、2700美元/FEU、每個冷藏集裝箱和特種箱3000美元;12月21日地中海航運宣布收取緊急運營附加費(Emergency Operation Surcharge,EOS),2024年1月20日起收,標準為1200美元/TEU、1500美元/FEU、2000美元/冷箱;21日,馬士基也宣布收取中斷附加費(Transit Disruption Surcharge,TDS)200美元~450美元(不同箱型價格不同),且2024年1月1日起對部分航線收取緊急附加費(Emergency Contingency Surcharge,ECS)和旺季附加費(Peak Season Surcharge,PSS),標準為100美元-2000美元(不同航線、箱型價格不同)。
此外還有赫伯羅特的旺季附加費、運營恢復附加費(Operational Recovery Surcharge,OCR)和以星航運的旺季附加費等。
財聯(lián)社記者在一在線運費查詢平臺搜索,今年12月23日查詢到的2024年1月初從上海港出發(fā)至以色列海法的多個航次線上價格(含附加費)已經(jīng)超過6000美元/FEU(包括地中海航運、ONE等),而以星航運的報價則是在21日看到的6311美元/FEU的基礎(chǔ)上再次上漲,至6911美元/FEU。馬士基的報價也在短短幾天上漲了400美元/FEU至7400美元/FEU。
業(yè)內(nèi)也普遍認為,短期內(nèi)的運價會上漲。多名貨代人士透露,1月份肯定都會有一波漲價。或受此影響,近期集運指數(shù)(歐線)期貨(EC)盤面走強,近月EC2404合約已連續(xù)多個交易日觸及漲停,12月22日 EC2404漲幅15%、EC2406漲幅12%。美股以星航運股價則是在一個月內(nèi)(11月28日至今)大漲75.7%。
不過,本輪漲價也取決于也門胡塞武裝能卡住這條海路“咽喉”的時長。
有分析人士稱,相比2021年3月“長賜輪”堵船事件(6天),此次事件時長顯然會超越。當前主要考慮兩種情況,即若極端情況蘇伊士運河完全關(guān)閉1個月以上,就可能導致全球大宗商品貿(mào)易網(wǎng)絡(luò)重塑;若1個月內(nèi)在護航情況下大部分船舶正常通行,部分船舶繞航。當前走勢更傾向后者。
不過,前述分析人士對財聯(lián)社記者表示,目前紅海事件帶來的效應(yīng)能持續(xù)的時長仍然存在不確定性,目前僅能判斷明年3月前運價能夠保持在較好水平,但可以確定的是歐洲經(jīng)濟基本面弱,疊加明年大量新的大型集裝箱船下水,紅海事件之后,市場仍會回到供大于求的狀態(tài)。
前述貨代人士也認為,2024年在集運市場地緣政治影響減小后,整體運力仍處于高位,市場走向仍然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