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圣泉集團披露了2023年年報。在2023年的業績表現中,圣泉集團展現了其在化學新材料和生物質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的深耕成效。圣泉集團通過積極的市場策略和產品創新,實現營業收入91.20億元,凈利潤7.89億元,同比增長12.23%。
科技創新與產業重塑雙輪驅動,實現逆勢增長
2023年,圣泉集團聚焦化學新材料和生物質新材料、新能源兩大核心業務,構建"科技創新+產業重塑"雙輪驅動戰略,以行業和客戶需求為導向,加快在高水平科技領域的創新突破和新產品研發投放,著力構建高效市場體系和穩定供應鏈,狠抓安全生產和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推進管理改革和組織優化,發展態勢由穩向好。
分產業類型看,在市場需求不景氣的背景下,幾大產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鑄造造型材料產業是圣泉集團傳統支柱產業,鑄造用呋喃樹脂產銷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以呋喃樹脂、冷芯盒樹脂、熱芯盒樹脂、涂料、固化劑、陶瓷過濾器、發熱保溫冒口、熔煉材料等為代表的鑄造輔助材料產品達一百多種,廣泛應用于汽車、輪船、飛機、風電、通用機械、精密儀器等產品鑄件和高檔精密出口鑄件生產。
2023年,圣泉集團鑄造材料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1.7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05%;鑄造用樹脂銷量15.7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9.48%。圣泉集團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成功抵御了市場不利影響,實現了銷量的逆勢增長。盡管營業收入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有所下降,但銷量的增長表明該公司在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上的顯著提升。
酚醛樹脂產業(不含電子化學品)實現營業收入35.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2%,銷量48.9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6.28%。酚醛樹脂產業作為圣泉集團的傳統強項,面對不景氣的市場需求,該公司通過調整經營策略和提升生產效率,實現了銷量的大幅增長。特別是在橡膠輪胎化學品等應用領域取得的進展,為公司酚醛樹脂產業增添了新的增長點。
在電子化學品領域,盡管面臨電子消費品市場需求低迷的挑戰,圣泉集團依然憑借其自主研發能力,實現了多款高端電子化學品的量產,為電子化學品產業的國產化替代做出了積極貢獻。2023年,圣泉集團電子化學品實現營業收入11.8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72%;銷量6.81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2.20%。
圣泉集團進入電子化學品領域接近20年時間,經過多年的精耕細作,實現了電子級酚醛樹脂、特種環氧樹脂的國產化替代,市場份額逐年增加。目前產品細分包括電子級酚醛樹脂、特種環氧樹脂、苯并噁嗪、雙馬來酰亞胺樹脂等功能型高分子材料,是制作半導體封裝器件、高性能印制線路板(PCB)的核心原材料。2023年,圣泉集團有多款瓶頸制約產品得到了終端客戶認證,實現了商業化供應,為未來高速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基礎,例如,圣泉集團自主開發的光刻膠用線性酚醛樹脂、KrF光刻膠配套用PHS樹脂產銷量持續放大增長。
45年前建廠時,圣泉集團就涉足生物質產業。2023年,圣泉集團生物質產業實現營業收入8.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08%。當年,全球首個百萬噸級"圣泉法"植物秸稈精煉一體化項目(一期),在黑龍江大慶市全面投產,每年可加工秸稈50萬噸,生產生物質樹脂炭、硬碳負極材料、高活性木質素、糠醛、紙漿、生物甲醇、可降解材料等系列綠色生物基產品。通過大慶生產基地的全面投產和生物質精煉一體化技術的突破,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成為該公司業務發展的一大亮點。
以創新驅動新能源材料研發,助力產業升級
隨著新能源車銷售增長,新能源電池也備受關注。圣泉集團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在硅碳用多孔碳材料的開發上取得領先技術。2023年,該公司成功研發的硅碳用多孔碳材料以其球形多孔碳結構,實現了硅烷沉積的均勻性和一致性,為鋰電池行業提供了高比容量和快充性能的新型負極材料。這種材料的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mAh/g,是傳統石墨材料的10倍,預計將顯著提升電動車的續航能力。
隨著全球負極材料市場的增長,硅基負極材料的出貨量在2023年同比增長16.8%,圣泉集團的技術創新為鋰電池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該公司正在建設年產1000噸硅碳用多孔碳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底達產,進一步鞏固其在新能源材料市場的領先地位。
此外,圣泉集團也在鈉電負極硬碳材料領域取得突破,開發出高容量、高安全性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有望在儲能、電動兩輪車和低速電動車市場展現巨大潛力。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新能源材料發展戰略,鈉離子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將得到加速,為國家的能源安全和新能源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圣泉集團依托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市場需求的敏銳把握,展現了其在技術研發領域的前瞻性和實力。公司堅持以創新為核心,圍繞合成樹脂及其應用進行研發布局,成功開發出應用于高端裝備、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的產品,體現了其在化學新材料和生物質新材料、新能源方向的長期戰略重點。
截至2023年報告期末,圣泉集團擁有國內累計有效專利774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64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87件,外觀設計專利23件,彰顯了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雄厚實力。
圣泉集團的技術研發優勢不僅體現在專利數量上,更在于其對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和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在鑄造材料領域,圣泉集團推動了新型CBR冷芯盒樹脂、低VOC呋喃樹脂等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應用,助力鑄造行業向綠色化、低碳化轉型。在酚醛產業領域,公司通過產品迭代,提升了產品性能及環保性,解決了多個行業痛點。
電子化學品領域,圣泉集團成功實現了特種環氧樹脂的國產化替代,并開發了高純液體酚醛樹脂等產品,滿足了高端市場的需求。生物質產業領域,公司開發了新一代高活性木質素和生物基甲醇,為國家的能源革命和"雙碳"目標做出了貢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圣泉集團與負極材料頭部企業聯合研發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造粒包覆用硬碳(酚醛樹脂)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為電動汽車高壓快充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材料保障。此外,公司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船舶等領域的系列配套產品開發也取得了新突破,為原材料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
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3%,將深入實施全球化戰略
近日,圣泉集團披露了今年一季度業績。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35億元,同比增長5.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37億元,同比增長7.3%,表明公司在盈利能力上實現了穩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末,圣泉集團的普通股股東總數為31697名。前十名股東中,主要股東包括全國社保基金、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等,顯示出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的認可和支持。
圣泉集團在面對行業新格局和發展趨勢下,已明確其未來的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將繼續以化學新材料和生物質新材料、新能源為核心業務,堅持"科技創新+產業重塑"的雙輪驅動戰略,以創新驅動、科技驅動、人才驅動和投資驅動為發展動力,全力構建低碳、生態、循環的高質量發展體系。
在行業趨勢方面,圣泉集團認識到酚醛樹脂產業正向著精細化、功能化方向發展,環保型無塵樹脂、低醛樹脂等綠色酚醛樹脂的研發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同時,鑄造行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基礎,預計將在綠色化、輕量化、智能化方向上進一步轉型升級。此外,電子化學品材料市場隨著我國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而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在特種酚醛領域,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針對未來的經營計劃,圣泉集團將在2024年繼續聚焦"化學新材料"和"生物質新材料、新能源"兩大核心業務,立足主業,擴大優勢,優化投資布局,并推進新產品研發和新項目投產。該公司將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精益管理,并加強供應鏈體系建設,以提升組織能力和運營效率。同時,圣泉集團將深入實施全球化戰略,完善海外市場布局,推動產業板塊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全球化競爭。
圣泉集團還計劃保持產業創新升級的投入力度,鞏固和提升行業競爭地位和優勢,并促進產業鏈健康持續發展。公司將著力實現生物質、新材料與新能源的產業鏈技術融合,聚力推進生物質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生物質資源領域,圣泉集團將面對化石能源減少的挑戰,抓住生物質資源作為清潔、安全、可再生資源的潛力,推動產業的系統性、產業化、高值化發展。公司已經在全球生物質秸稈綠色節能綜合利用領域取得顯著成就,并將繼續擴大其在生物質產業的影響力。
同時,圣泉集團也面臨著宏觀經濟波動、原材料價格波動、環保要求提升等風險和挑戰。公司表示,將繼續加強風險管理,把握市場機遇,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不確定性,確保持續、穩健的業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