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三門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拼出未來·干出精彩”主題系列第五場新聞發布會,介紹陜州區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采取的舉措和取得的成效。陜州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黨委書記、局長南新坡在發布會上圍繞中心強化服務,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回答了記者提問。
南新坡介紹,近年來,陜州區堅持“工業強區”發展理念,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涵蓋8個產業領域: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專用汽車暨裝備制造產業、精細化工產業、綠色建材產業、剛玉產業(鋁基高溫耐磨材料產業)、黃金產業、能源產業、食品加工及其他細分產業。主導產業優勢明顯,鋁及鋁加工、裝備制造、綠色建材、精細化工、高溫耐磨(剛玉)等5大主導特色產業占比分別為47%、11%、10%、6.5%、2.5%。
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錨定區委“3+2+3”的產業發展布局和8個工業產業鏈培育要求,以“一個中心七個強化”為抓手,強化工業服務。
“一個中心”就是培育壯大重點產業鏈,構建現代化工業產業體系。七個強化就是:一是強化監測,伸長觸角。每周更新一次掌握全區主導工業產品的價格和生產要素價格;每月要入企一次掌握全區企業產值、營收、當月運行狀況;每季度要分析一次工業運行總體態勢。二是強化培育,壯大龍頭。突出現有企業擴規模,力爭通過兩年左右的努力實現產值百億元以上的企業0突破、10-50億元以上企業7個、5-10億元企業6個、億元企業若干個、“雙十百企”達到14個以上,同時,“專精特新”企業、燈塔工廠、單項冠軍等企業要形成新的優勢。三是強化鏈條、補齊短板。大力實施化工、鋁、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做好產業規劃和項目謀劃,打造特色產業鏈,推動產業鏈式發展,完善配套、強化保障,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壯大產業集群規模。四是強化抓手,推動載體。以“一轉帶三化”的路徑來實施新一輪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三大改造”全覆蓋,2024年陜州區新謀劃實施“三大改造”項目34個,總投資12.6億元,目前項目已全部開工,總投資進度已經完成一半以上。截止7月底,“三大改造”項目已建成項目7個。五是強化培育,提升創新。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22家,創建各類省級平臺14個、各類市級平臺53個、飛地科研創新平臺2個,部分企業優勢產品形成了生產一批、儲備一批、研發一批的梯次格局。六是強化招商,提高增量。突出產業優勢,圍繞工業類項目、主導產業項目招商、龍頭企業配套招商。同時,圍繞延鏈、補鏈、強鏈招商。每個產業鏈條每年要有延鏈、補鏈項目若干個。七是強化服務,助力企業。政策落地服務。“三大改造”政策支持、上級產業引導扶持資金政策支持、科技創新政策支持等;問題化解服務。通過“萬人助萬企”活動平臺及時進行化解,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和生產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項目謀劃服務。引導幫助企業,圍繞主導產業鏈和延鏈、補鏈、強鏈關鍵環節進行項目謀劃;產業引導服務。以產業的壯大來虹吸帶動企業的壯大。
南新坡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全區工業的統籌發展,加強整體工作的領導,形成系統合力。按照新型工業化要求,堅持通過“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服務、企業發力”總的工作格局,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合力服務工業企業,為陜州區工業企業發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