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創新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在行業內樹立創新典范、引領創新潮流、構建創新氛圍一直是分會工作的重點。
自2024年4月至12月,分會組織開展了“2023-2024年度全國磨料磨具行業技術創新獎”的評審工作,經過一系列遴選評定后,共有9家企業的技術創新型項目獲獎。這些企業的項目展現了行業技術創新工作中取得的優異成果,為構建行業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本系列報道聚焦獲獎項目的優勢和特點,了解獲獎單位概況,與您一同探尋行業創新的動力之源。
山東金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耐火發泡陶瓷”項目榮獲二等獎。該項目在新材料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以創新工藝和優異性能填補了國內空白,推動發泡陶瓷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一、項目背景:破解行業痛點,推動技術升級?
傳統發泡陶瓷生產工藝存在耐火性能不足、生產成本高、成品率低等核心問題。根據國家標準GB/T23451,隔墻耐火極限需達1小時以上,但傳統工藝生產的發泡陶瓷在耐火測試中僅能維持約20分鐘便發生熱裂,嚴重制約其應用場景。究其原因,傳統發泡陶瓷以閉合孔結構為主,受熱后內部氣體膨脹壓力無法釋放,導致板材斷裂。
針對這一行業難題,山東金蒙新材料聯合多家科研單位,歷時多年攻關,成功研發出以?復合碳化硅發泡劑?為核心的高性能耐火發泡陶瓷,一舉突破技術瓶頸。
二、技術創新:復合發泡劑工藝,打造行業標桿?
1. 核心技術突破?
項目團隊創新性地將碳化硅微粉與膨化珍珠巖微粉按?1:10-150質量比?復合配比,形成高性能發泡劑。其中:?碳化硅微粉?(純度≥98%,Fe?O?≤0.2%)作為發泡劑核心,通過表面活性作用降低液體張力,形成均勻氣泡;?膨化珍珠巖微粉?(耐火度≥1380℃,膨脹倍數15-30倍)優化孔隙結構,增強抗熱震性。該工藝僅需添加?0.2%-0.4%?的復合發泡劑即可實現高效發泡,成本較傳統工藝降低30%以上。
2. 產品性能優勢?
(1)?耐火極限≥90分鐘?,遠超國家標準;
(2)?氣孔率提升20%?,兼具開放孔與中空孔結構,抗熱震性能優異;
(3)?密度低至0.1-0.3g/cm3?,抗壓強度提升50%,可定制復雜形狀;
(4)?環保節能?,生產流程簡化30%,能耗降低25%。
三、應用推廣:替代進口,賦能產業鏈?
項目成果已通過佛山菲特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驗證,成功應用于高端陶瓷終端產品。用戶反饋顯示:
(1)產品表面光滑、硬度高,適用于精密陶瓷部件制造;
(2)性能指標全面超越英美同類產品,實現進口替代;
(3)在建筑隔墻、工業窯爐耐火層、航空航天隔熱材料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 四、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
1. 經濟效益
(1)?利潤增長?:2022年實現利潤775萬元(同比增86%),2023年達935萬元;
(2)?出口創匯?:2023年出口額66萬美元,兩年增長187%;
(3)?成本節約?:累計節約支出127萬元。
? 2. 社會效益
(1)?產業升級?:推動臨沭縣陶瓷產業集群向高技術、低能耗方向轉型;
(2)?技術示范?:帶動超細粉體生產技術普及,促進全國材料行業革新;
(3)?綠色發展?:生產過程零污染,符合國家“雙碳”戰略。 ?
五、未來展望:持續創新,領跑新材料賽道?
山東金蒙新材料始終以“技術立企”為核心理念,未來計劃: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發發泡陶瓷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兩年內實現核心工藝自主知識產權全覆蓋;建設國家級新材料研發中心,打造全球領先的耐火材料生產基地。
“高性能耐火發泡陶瓷”項目的成功,不僅彰顯了山東金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實力,更標志著中國在新材料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的飛躍。以技術突破驅動產業變革,金蒙新材料正以“硬核科技”為筆,書寫中國智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