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河南省政府了解到,“十一五”期間,河南鋁工業要以做大做強煤、電、鋁、加工產業鏈條為主線,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和資源配置,推動產業整合,集約化發展氧化鋁,進一步提高電解鋁生產集中度,...
從河南省政府了解到,“十一五”期間,河南鋁工業要以做大做強煤、電、鋁、加工產業鏈條為主線,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和資源配置,推動產業整合,集約化發展氧化鋁,進一步提高電解鋁生產集中度,大力發展鋁的精深加工,基本實現產品結構由初級原料為主向精深產品為主的轉型,形成以鋁精深加工為龍頭,氧化鋁、電解鋁集約化生產為基礎,大型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為支撐,上中下游配套和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格局,使河南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鋁工業基地。2010年,全省氧化鋁產能達到700萬噸左右,電解鋁產能達到300萬噸左右,鋁加工產能達到280萬噸以上,基本實現原鋁在省內的深加工轉化。鋁工業銷售收入力爭突破1200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360億元以上,比2004年分別增加700億元和200億元。
圍繞以上目標,“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鋁精深加工項目48個,規劃總投資218億元。突出提高電解鋁合金化水平,以車用、包裝和新型建筑用鋁制品為重點,發展3大鋁精深加工鏈,培育7大鋁加工集團,建設3個產業聚集區。到2010年,河南鋁精深加工能力要比2004年提高200萬噸,省內鋁加工轉化率達到90%以上,預期鋁加工產業實現銷售收入700億元,利稅120億元,分別比2004年增加570億元和l00億元
圍繞優質化、差異化、規模化,提高鋁精深加工的原料生產水平。支持伊川電力、新安萬基、焦作萬方、神火集團、中孚實業等骨干企業全面提高優質鋁合金在電解鋁中的比重,采用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熱軋及連續鑄軋等技術,建成6條20萬噸以上熱軋及連續鑄軋生產線,滿足發展精深加工對原料品質的需要。到2010年,骨干電解鋁企業壓延用鋁板綻、擠壓用圓棒、鑄造用鋁錠的合金化率要提高到80%以上。
以車用鋁、包裝用鋁和新型建筑用鋁為重點,發展3大鋁精深加工鏈,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精深加工產品。一是板帶坯料一中厚板一薄板一鋁箔精深加工鏈。依托中鋁鄭州鋁加工廠、鄭州鋁業、神火集團、中孚實業、焦作萬方、河南明泰等企業,重點發展箔材、PS板基、車用板材、集裝箱板材和冷藏箱板材等產品。到2010年,形成160萬噸加工能力,其中雙零箔15萬噸左右,實現銷售收入360億元。二是鋁合金一壓鑄件精深加工鏈。以專用合金鋁為基礎,依托天元鋁業、河南天陽、焦作萬方、神火集團等企業,重點發展汽車輪轂、車用鋁發動機、缸體等壓鑄零部件。到2010年,形成40萬噸加工能力,其中輪轂達到2500萬只、車用壓鑄件3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0億元。三是鋁合金一型材精深加工鏈。依托河南輝龍、長葛天普、天元鋁業、河南中邁等企業,大力發展工業型材和高檔建筑型材。重點發展汽車、軌道客車、船舶、集裝箱等專用高精度工業型材和建筑裝飾型材產品。以現有骨干鋁加工園區為載體,積極承接沿海鋁加工產業轉移,加快產業集聚。到2010年,形成加工能力80萬噸,其中工業型材30萬噸、建筑型材5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
培育7大鋁加工企業集團。支持中鋁公司、中色科技、伊川電力、新安電力的戰略重組,形成互補型產品結構。在統籌規劃基礎上,在新安萬基新建20萬噸熱連軋項目,形成35萬噸鋁加工能力;在伊川電力建設年產20萬噸高精度鋁板帶熱冷軋項目;鄭州鋁加工廠建設12萬噸寬幅高精度鋁板帶箔深加工項目。到2010年,規劃形成50萬噸以上以鋁箔坯料、裝飾板、合金板、空調館等中高檔鋁板帶箔為主導產品的深加工能力,實現銷售收入140億元,利稅30億元。支持神火集團建設年產15萬噸鋁箔坯料、5萬噸雙零寬幅鋁箔、300萬只輪轂、2萬噸汽車壓鑄件、5萬噸優質鋁合金等項目。到2010年,規劃形成30萬噸以上以高精度寬幅雙零鋁箔、鋁箔坯料、車身板、PS板基、輪轂、車用鋁發動機及缸體壓鑄件等為主導產品的深加工能力,實現銷售收入66億元,利稅12億元。支持焦作萬方建設年產10萬噸鋁合金棒、20萬噸鋁板帶、300萬只輪轂等項目。到2010年,規劃形成30萬噸以鋁箔坯料、PS板基、車用板材、建筑裝飾板、汽車輪轂等為主導產品的深加工能力,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利稅15億元。支持中孚實業建設年產4萬噸鑄造合金、17萬噸連續鑄軋鋁板帶等項目。到2010年,規劃形成20萬噸以合金板材、帶材、空調結及鑄造合金等為主導產品的深加工能力,實現銷售收入36億元,利稅7億元。支持天元鋁業建設年產5萬噸汽車鋁箔、240萬只輪轂、5萬噸工業型材、2萬噸鋁合金材料等項目,到2010年,形成20萬噸以車用鋁材為主導產品的深加工能力,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利稅12億元。支持河南輝龍建設萬噸級大型擠壓機等項目,整合河南鋁型材加工資源,使鋁型材加工生產線達到40條。到2010年,形成15萬噸以汽車、軌道客車、船舶用型材及大截面工業型材為主導產品的深加工能力,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10億元。支持河南明泰建設4條PS板成品生產線、瓶蓋料生產線。到2010年形成30萬噸以PS板基、深沖料、易拉罐瓶罐料、鋁箔等為主導產品的深加工能力,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利稅10億元。到2010年,7大企業集團鋁加工能力達到195萬噸,銷售收入爭取達到500億元,分別占全省的69.6%和71.4%。
建設3個鋁加工產業聚集區。以現有鋁加工產業集群為基礎,引導相關企業向園區集聚,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擴大優勢產品規模,提高核心競爭力,使鞏義市、長葛市、上街區3個鋁工業園區具有更加明顯的比較優勢。進一步完善園區水、電、氣、環保等公用設施,構建產品研發、質量保證、物流配送、人才培訓等公共平臺,促進生產要素和資源共享,加快入園企業產品升級和結構優化。積極營造有利于園內企業加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制度環境,推進企業建立專業化協作關系,實現規模化生產,擴大競爭優勢。加快鞏義市鋁加工產業園區建設,支持明泰、順源、萬達、鑫泰、安隆等7家鋁加工企業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產品鏈條,加快發展PS板、鋁塑復合板、幕墻板和空調箱、電纜箱、食品包裝箱、醫用館等產品。2010年,形成100萬噸板帶箔鋁加工能力,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利稅20億元。發揮長葛市已初步形成的鋁加工技術和市場優勢,重點發展建筑型材和工業型材,形成長葛市鋁型材加工產業集群。2010年,形成年產50萬噸鋁型材加工能力,其中工業型材15萬噸、建筑型材3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利稅20億元。按照省批準的上街鋁工業園區發展規劃,以中鋁河南分公司為依托,在加快形成200萬噸氧化鋁產能的同時,引導鋁加工企業向園區集聚,重點發展鋁的精深加工。
加快氧化鋁和電解鋁的集約發展。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加快3大氧化鋁基地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鋁土礦資源整合方案,強力實施鋁土礦優化配置,提高市場準入門檻,避免氧化鋁項目盲目建設。推動中鋁公司與新安電力、東方希望、開曼進行合資合作,加快布局內項目建設,形成豫西氧化鋁生產基地。繼續推進中鋁河南分公司、中州分公司兩大氧化鋁基地建設。2010年,鄭州、焦作、豫西3大氧化鋁生產基地產能分別達到200萬噸、220萬噸和300萬噸左右。加大電解鋁行業整合力度,提高產業集中度。積極推進電解鋁企業的強強聯合和與上下游企業的戰略重組,爭取“十一五”期間形成2-3家資源保障程度高、產業鏈條完整、規模優勢明顯、經濟效益突出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和淘汰落后發電裝機要求,支持骨干企業在兼并重組、提高綜合利用與技術裝備水平的基礎上適度發展電解鋁,擴大規模優勢。2010年,伊川電力、新安電力、焦作萬方、中孚實業、神火集團、商電集團等6家企業電解鋁產能都要達到40萬噸左右,占全省總規模的比重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