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董事長薛軍談企業“十二五”發展的五個必須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南京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一機)董事長薛軍,在與企業媒體交談中,就南一機的發展方向與重點任務,提出了自己的...
——董事長薛軍談企業“十二五”發展的五個必須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南京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一機)董事長薛軍,在與企業媒體交談中,就南一機的發展方向與重點任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思路。
2011年,是南一機國有股權平穩退出并實現全民營的開局之年。未來五年,南一機要認真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調結構、轉方式上下苦功,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二是堅持改革方向,在發展理念上有新提升,在發展思路上有新突破,在開局之年有新作為,要做到五個必須:
一、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薛軍講到,“十一五”期間,南一機借助企業搬遷的機遇,在建設好南京數控機床江寧基地的同時,通過抓改革、促發展、調結構、促轉型,使企業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成為我國數控機床主要生產研發基地之一,被國家科技部、江蘇省政府和南京市政府認定為科技型技術創新企業,取得平均年增幅25%的優異成績。
根據南京市經濟發展的需要,南一機提出“十二五”末期實現“8億元,爭取10億元”的產銷目標,在節能降耗減排上,落實“增量有序進入,存量優化調整”的原則,堅持做到“一園兩基地”發展思路不動搖(工業設計園,江寧數控機床產業化基地和江寧科學園專用機床基地);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融合發展”不動搖;堅持調結構、上水平、引進技術、加快發展不動搖。努力把南一機建設成為集數控機床、齒輪機床為主打的科研、生產、合作、服務基地,加快形成核心競爭力。
二、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十一五”期間,南一機以數控機床產業化工程為突破口,抓住產品創新制高點,經過數年的發展與完善,南機牌數控機床以適應面廣、功能齊全、價格適中的品牌優勢,贏得市場與用戶的青睞。2010年,南一機主業產銷雙超2.5億元,獲批了兩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一個國家重點產業技改專項,拿到了2000多萬元的政府專項補助資金,標志著在“大型精密數控機床研究與應用領域”重入國家隊。
“十二五”期間,南一機將把“調整產品結構,爭創全國名牌,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彎道超越”作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按照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四種模式,加大技改投入,做好技術改造工作,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檔次。未來10年,南一機的目標是在世界范圍內,在裝備制造業的特定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三、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在過去的數年里,南一機用創新理念構建質量體系,用技術創新推廣品牌戰略,倡導“打開廠門就是國門”的新觀念,弘揚“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準則,取得了卓越成績。兩年來,企業申請并獲授權國家專利68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60項,形成“定了干、干必成、成必優”的良好氛圍。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品結構調整,是企業“十二五”的一項中心工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三種模式:一是在關系國家安全和難以引進的領域推進原始創新;二是在具有規模優勢和市場潛力的領域推進集成創新;三是在國內外差距較大又有可能引進先進技術的領域,加大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力度。南一機將按照第三種自主創新模式,建立并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四、必須促進企業多種經營的協調發展
“十二五”期間,南一機還將抓好產品經營和資本經營。企業將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盤活土地資源、抓好以產品為龍頭的制造主業的同時,建設好2011年南京市政府重點推進項目,形成約10萬平方包括工業設計、商業配套等多用途的經營規模,促進企業多種經營的協調發展。
五、必須堅持改革體制機制
“十二五”期間,南一機還將必須堅定不移地持續推進企業內部機制改革。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模式,推進規范化的公司制改造,健全責權統一、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理順勞動關系,完善勞動管理,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動態運行機制。用改革調動人的積極性,完成內部再造,推進各項工作與市場的全面接軌,再續“機床十八羅漢”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