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三季度以來,受各地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人民幣升值壓力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沿海部分地區出現產業空心化的隱憂。這一現象的發生將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升級和轉移提...
?。玻埃保澳耆径纫詠恚芨鞯刈畹凸べY標準提高、人民幣升值壓力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沿海部分地區出現產業空心化的隱憂。 這一現象的發生將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升級和轉移提出迫切要求,也將對中西部內陸地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帶來重要機遇。 ?。玻埃保澳晡覈鴧^域經濟發展出現的新變化 ?。玻埃保澳晏貏e是第三季度以來,我國地區經濟發展出現了一些重大的情況和變化。這些新情況將對今后一段時期地區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 ?。ㄒ唬┪鞑块_發和東北振興工作會議明確未來的政策導向 ?。玻埃保澳辏吩拢怠度?,黨中央、國務院在京召開了西部大開發工作會,會議系統總結了西部大開發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豐富經驗,全面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和西部大開發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研究部署了今后一個時期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各項任務。本次會議明確提出將對煤炭、原油、天然氣等資源稅由從量征收改為從價征收,這意味著6月初實施的針對新疆地區的資源稅改革政策將推廣到西部12個省份。2010年8月17日,國務院召開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進展情況和下一階段工作重點的匯報。明確提出開展東北地區“十二五”規劃、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專項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將對新形勢下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ǘ﹨^域規劃的實施出現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玻埃保澳暌詠恚瑖遗鷱偷膮^域規劃與2009年相比明顯減少,區域規劃處于加快推進實施階段。目前,區域規劃實施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區域政策針對性不明顯。規劃區域的范圍不是以類型區為標準劃分的,而是以行政區為標準劃分的,導致區域政策的針對性不明顯,地區之間的政策大同小異。二是區域生態環境重視程度不夠。從區域規劃實施的情況看,各省市區積極要求將本行政轄區或轄區內一部分上升到國家戰略,主要是解決加快發展的問題,而不是加強生態保護,某種程度上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存在一定沖突。三是區域規劃實施的協調機制尚未完善。由于編制主體與實施主體不一致,且又涉及多個實施主體,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評估機制,導致規劃協調實施的難度非常大。 ?。ㄈ┤珖糠质^市出現拉閘限電現象 進入2010年三季度以來,許多地方為突擊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節能減排任務,紛紛拉閘限電,限制正常的生產、生活性用電,一場強制性的限電風暴正在暗中涌動。如,河北邯鄲、唐山鋼企被“拉閘限電”,安平縣甚至“全民限電”,浙江溫州、寧波部分區域拉閘限電。9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節能減排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在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中避免采取停限居民和公共服務單位用電的錯誤做法,并提出要認真開展節能減排潛力分析、目標分解、重點工程、政策機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努力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ㄋ模┭睾2糠值貐^出現產業空心化的隱憂 ?。玻埃保澳耆径纫詠恚芨鞯刈畹凸べY標準提高、人民幣升值壓力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沿海部分地區出現產業空心化的隱憂。以溫州市為例,2010年前三季度,銀行對工業信貸增長明顯,但并不見工業增長大幅提升。調研發現,自一季度以來,該市規模工業利潤增幅環比回落幅度均在10個百分點以上,其主要原因就是企業的關停并轉。曾占據全國產量90%以上的溫州金屬打火機,鼎盛時有500多家企業,現在只剩下100家左右。除打火機外,其他行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樣的問題。這一現象的發生將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升級和轉移提出迫切要求,也將對中西部內陸地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帶來重要機遇。 ?。玻埃保蹦晡覈鴧^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密切關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全球經濟發展存在的不確定性,立足2010年我國地區經濟發展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提出2011年地區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ㄒ唬┥钊胴瀼芈鋵崊^域規劃和政策性文件,加強督查和評估 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等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全面落實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各地要按照國家的總體部署,建立落實機制,明確責任和分工;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的督促檢查以及評估工作,完善政策配套支持體系。 加快主體功能區規劃的貫徹落實工作,研究制定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財政、產業、人口、投資等政策,明確不同類型主體功能區國家支持的重點投資領域和產業準入標準。各省要根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要求,加快制定本省的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實施方案和進度安排,研究制定分類配套政策,推進省域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 ?。ǘ┘涌煺{整投資結構,積極引導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堅持中央確定的“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戰略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在促進區域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投資對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導向作用。繼續加大政府投資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的力度,加快民間投資跟進的步伐,著力擴大中小企業投資意愿和規模。正確處理擴大投資用于在建項目和新建項目的關系,確保一批重大在建項目繼續推進盡快完工,嚴格控制低水平、產能過剩、重復建設的新建項目開工建設。 東部地區要圍繞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重點培育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能力。中部地區要扎實推進“三個基地、一個樞紐”重大項目建設,加快“三農”、保障性住房、衛生教育、基礎設施、節能環保、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等重大項目的實施。西部地區應繼續加大民生領域、基礎設施和生態環保建設的投資力度,積極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技術改造。東北地區應加快重點產業振興,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并購重組,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ㄈ┻M一步促進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 緊緊抓住國際國內產業分工調整的重大機遇,推進中西部地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完善各項配套措施,有序推進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支持中西部地區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的載體和平臺,吸引產業鏈整體轉移和關聯產業協同轉移,在中西部地區著力培育和壯大一批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經濟實力雄厚的重點經濟區(帶),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中西部各地要完善基礎設施保障,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打破地區封鎖,消除地方保護,為承接產業轉移營造良好的環境。鼓勵中西部地區通過委托管理、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與東部沿海地區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支持中西部毗鄰城市之間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加快實施《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在中西部條件較好的地方設立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ㄋ模┘涌旖鉀Q城鄉統籌突出矛盾,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針對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的客觀實際和特有國情,未雨綢繆,超前研究解決人口紅利逐步消失、過億農民工進城、農村空心凋敝等城鄉統籌的重大問題,分步制定綜合配套政策措施加以應對防范。重點解決目前我國城鎮化的盲目發展和不協調發展問題,抓住城鎮發展的“貪大求快求新求洋”、農民工市民化進展緩慢、勞動力轉移不暢等突出矛盾,加快研究解決辦法,促進城鎮化的健康發展。 加快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管理,促進城鎮化集約、特色發展。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以優先解決中小城市和縣城的農民工落戶定居為切入點,由點及面,逐步推進,出臺有關促進農民工進城就業、工資增長、社會保障、住房保障、子女就學、落戶等相關政策,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和失業救濟制度,建立工資保證金制度,推進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險異地接續問題,將農民工住房納入城市住房保障體系,繼續落實國務院相關文件推進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實行更加寬松的落戶政策,等等。整合資源,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建立區域聯網的農民工就業信息收集和發布機制,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 ?。ㄎ澹┩晟茋曳鲐殤鹇裕∪唧w系,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繼續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和財政性投資力度,逐步提高扶貧標準,完善扶貧機制。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強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著力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整合政府扶貧資金,擴大以工代賑規模。創新扶貧工作方式,提高扶貧效率。積極探索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新機制,繼續鼓勵引導對口扶貧和援助。積極組織實施貧困地區人才援助計劃,支持貧困縣(市)培養產業發展急需的實用人才,鼓勵各類人才到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創業發展。 對具備生存條件的貧困地區,繼續實行開發式扶貧,改善貧困人口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開辟增收途徑;對生存條件惡劣的貧困地區,實行易地扶貧,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庫區、行滯洪區經濟社會發展。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行培訓扶貧、技術扶貧和勞務輸出扶貧,增強勞動技術和增收能力。對不具備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實行救濟扶貧。加強對貧困人口下一代的教育扶助,防止貧困代際傳遞。采取社會救助、設立專項貸款和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措施,防止因災因病因學返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