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需求的弱勢,是國內鋼價下滑的主因,也是商家最大的“心病”。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國內已有多個大中型鋼廠下調新一輪出廠價格,期貨市場遠期鋼材價格也不斷...
需求的弱勢,是國內鋼價下滑的主因,也是商家最大的“心病”。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國內已有多個大中型鋼廠下調新一輪出廠價格,期貨市場遠期鋼材價格也不斷下跌,這對現貨鋼市產生較大壓力。 據機構監測,最近一周內,國內鋼價依舊持續下挫。雖然部分地區的成交較上一周有些許好轉,但較多集中于低價資源,高價位資源依舊“無人問津”,鋼材現貨價格難以堅挺。另外,國內多個大中型鋼廠均下調了新一輪的出廠價格,這一舉措使得商家對后市的預期偏弱,期市的遠期價格不斷下跌,也在打擊現貨市場的“信心”。
據分析,國內建筑鋼市的價格破位下行,大多數市場的價格均已跌破春節前的水平。本輪建筑鋼價的下跌已進入第4周,在此過程中,下游需求仍然“不緊不慢”,成交“有氣無力”,出廠價與現貨價的倒掛幅度加劇,銷售壓力激增,甚至未能出現有效的反彈出貨時機,導致商家“殺跌出逃”情緒甚濃。華東地區的主導鋼廠提前出臺3月中旬價格政策,其中沙鋼每噸下調300元、永鋼下調170元,并分別對前期政策實行追補,市場整體出現了“看空”心態。
國內熱軋板卷市場仍維持震蕩下挫的態勢,上海市場的熱卷價格已下探至每噸4520元附近,個別商家甚至下探至4500元,與3月份鋼廠的熱卷價格形成嚴重倒掛。
國內冷軋板卷市場也是繼續下探,市場成交疲軟,商家心態恐慌。節后開市以來,終端需求基本沒有如愿釋放,下游多以按需采購為主。市場內的人士反映,冷軋市場短期內恐怕難改弱勢的格局,社會庫存消化較為緩慢,商家近期主動降低庫存以控制風險。不過,對于后期市場,也不必過于悲觀,1月份中國出口鋼材同比有所增長,可以部分緩解國內市場的壓力。
相關分析師認為,鋼市總體將繼續下滑。雖然終端出現了一些按需采購的量,但由于總量有限,對市場的影響不大。中間采購在價格持續疲軟及資金鏈緊張的多重因素作用下,還是相當冷清。近期,國內還將有多家主導鋼廠會出臺新的價格政策,市場估計,調低定價或對前期合同給予追補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現貨市場的鋼價短期內還有下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