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切國內外經濟局勢都表明一個結論:中國傳統制造業必須戰略升級,否則將失去相對優勢。對于在國內市場拼殺的企業而言,規范發展是關鍵。成本上升問題是制約中國傳統制造業出口貿易的因素,對于...
一切國內外經濟局勢都表明一個結論:中國傳統制造業必須戰略升級,否則將失去相對優勢。對于在國內市場拼殺的企業而言,規范發展是關鍵。 成本上升問題是制約中國傳統制造業出口貿易的因素,對于中國的五金企業來說,同樣如此。用工成本的上升將把本土五金低價競爭的局面迅速打破,逼迫這些企業向高附加值的發展模式進軍。對于目前的五金工具行業來說,行業開始進入大開大合的階段,本土高端品牌即將出現,出現的形式必然是戰略性調整的結果,要么資本運作,要么快速進行產品線和渠道革新,爭取打造新類型的運營模式。否則依靠固有的跑馬圈地模式和所謂的口號品牌模式,只會被對手慢慢吞噬市場份額。 戰略調整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大方向和新模式,巨星通過融資嘗試中國的高端DIY市場,杭州已經開了幾家店,但是要想迅速發展到全國其他低端城市,由于消費文化的原因,可能性不大。但是巨星的上市融資已經為下一布的大賣場連鎖模式的運作準備好了充足的資金,只要時機和團隊成熟,將很快占據優勢,帶動企業的快速發展。 戰略調整需要的是智慧和勇氣,我們的企業必須要學會戰略思維,不能再停留在簡單的產品模仿,渠道雷同以及分散的策略上了,只有敢于戰略突破才會突破瓶頸,否則同質化將讓企業陷入無法自拔的價格戰中。但是,可惜的一點就是,到目前為止,在史丹利、世達等外資品牌瘋狂進行收購本土優秀企業來擴大自己的產品線,以及渠道的時候,我們的本土企業還沒有過企業如此做法,難道我們的本土企業僅僅憑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整合好資金和人力來與外資品牌一舉高下,在未來的品牌大戰中成為主流品牌。其實,本土品牌中許多定位一樣的企業完全可以合并,成立集團化公司,把各自的資源合并,產生1+1大于2的效應,只不過我們缺少的是信任和勇氣。 中國的五金工具制造業,目前的發展仍然處于粗放式階段,產品、營銷、管理、服務等都很粗放,為何做不大,除了資金以外,就是因為發展不規范。就拿品牌來說,其運作是一門科學,需要專業的思維,例如品牌規劃,我們的企業思考過怎樣的廣告語才是適合自己企業的購買人群的嗎?沒有專業訓練的人,只能是碰運氣或者模仿。比如,我們的企業在制作宣傳手冊時,周密考慮過如何利用一本手冊說服對方嗎?也就是該做的,做了,但是效果不佳。目前的行業幾乎都是如此,根本原因是民營企業治理結構不合理和老板自身造成的。 再如,在制定營銷戰略和戰術時,有幾家企業詳細調研過市場,而后制定策略。幾乎沒有,即使外資品牌也很少有,因為大家伙想當然認為對市場很熟悉了,沒必要再那么做了,當然企業也不愿意花那個調研的錢。 規范發展不是一句口號就能解決的,需要決心和專業。中國五金工具企業目前正走在非常尷尬的境地,規范需要人才,可是低利潤的運營特點決定了很難收買到人才。我們的企業有幾個愿意給一個營銷總監100萬的,不是不想給,是給不起;我們的企業有愿意花100萬請專業的營銷公司幫助設計公司流程,進行營銷系統再造的嗎?等等,因此,中國本土五金工具企業陷入了欲罷不能的境地,如何做,只有迅速改革。改革是考量一個企業領導人智慧和胸懷的時候,企業的大發展,在乎領導的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