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徐旭12月27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針對中國稀土資源日漸減少的現實情況,五礦商會將代表國內稀土行業向同樣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呼吁,希望共同開發中國以外的稀...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徐旭12月27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針對中國稀土資源日漸減少的現實情況,五礦商會將代表國內稀土行業向同樣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呼吁,希望共同開發中國以外的稀土資源,利用中國比較成熟的冶煉分離技術,合作生產更多的稀土產品,供應世界市場,并最終推動稀土的多元化供應。 稀土配額將動態調整
徐旭表示,近期,一些國家輪番出面指責中國政府的稀土政策,稱中國全面控制了稀土出口,這一說法是毫無根據的。他表示,中方從未關閉稀土出口,但稀土的出口量需符合產業利益。數據顯示,2001年到2009年,中國企業向世界出口稀土年均數量穩定在6萬噸左右。五礦商會認為,稀土等礦產品屬不可再生資源,近年來由于過度開采和無序競爭,不僅使我國稀土等礦產資源儲備大幅下滑,而且給主產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政府對包括稀土在內的一些重要礦產品的開采、生產、消費和出口方面采取了加強管理的措施,這有利于減少過度開采,有利于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符合WTO規則。
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出口國,目前稀土的儲量占全球的31%,但出口量卻占全球約90%,五礦商會認為這對于一個資源國家來說,負擔已經相當沉重了。
前段時間,財政部剛剛上調了部分稀土產品的出口關稅,而商務部即將出臺的2011年稀土出口配額也引發了廣泛關注。對此,中國稀土徐匯副秘書長張安文表示,我國的稀土出口政策仍將保持穩定。他進一步說明,根據學會在2004年的調研結果,此前每年我國訂立的稀土出口配額總量都要高于實際出口量,故未來對稀土出口配額將進行動態調整,以更加科學的貫徹我國的稀土產業政策。
至于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將有新機構代表中國出面協商稀土出口配額事宜,徐旭表示,制定出口配額是中國的主權行為,不存在與外國協商的問題。
謀求走出國門開發資源
“我們希望與國際的合作是雙向的。”張安文指出,從1988年至今,中國始終在低價進行稀土原料出口,而稀土應用技術方面則長期被限制在西方國家設置的專利壁壘之外。對此,徐旭表示,希望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和中國一起共同開發稀土資源,并利用中國比較成熟的冶煉分離技術,實現稀土供應的多元化。據了解,今年我國已經開始從馬來西亞、越南等地進口稀土原礦約1萬余噸。
張安文進一步指出,海外稀土資源的開采,最快明年就可以實現稀土氧化物的產出,馬來西亞、越南、美國都有產能上馬投產,且規模可觀;而海外稀土資源的開采將對國際稀土價格產生支撐。張安文稱,目前國際市場的稀土價格是一種理性的回歸,如果考慮到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的話,目前的價格并不高,他同時表示,不希望未來的稀土價格過分波動。但五礦商會方面則認為,在資源品價格整體上漲的大勢之下,稀土價格在明年仍將進一步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