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貿數據一改寒意逼人。1月10日,海關總署發(fā)布數據顯示,2009年12月份,我國外貿終結“十三連陰”,出口同比增長17.7%,實現自2008年11月份以來首次正增長。但從全年來看,...
外貿數據一改寒意逼人。1月10日,海關總署發(fā)布數據顯示,2009年12月份,我國外貿終結“十三連陰”,出口同比增長17.7%,實現自2008年11月份以來首次正增長。但從全年來看,依然不容樂觀:2009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為22072.7億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億美元,下降16%;進口10056億美元,下降11.2%。全年貿易順差1960.7億美元,減少34.2%。 “12月份進出口轉正屬意料之中?!蹦Ω笸ǘ驴偨浝砝罹Α秶H金融報》記者表示,這與2008年同期基數較低有關(2008年12月份正是我國進出口進入“寒冬”的第二個月)。此外,李晶補充道:“‘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效果顯現、歐美市場日益維穩(wěn)等因素也對中國進出口企穩(wěn)產生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海關直線向下的數據一直透出陣陣寒意:從2008年11月開始,中國的出口從兩位數的增長高臺跳水,出現2.2%的降幅;到2009年上半年,累計降幅達21.8%;9月份起,出口降幅開始明顯收窄;11月份降幅收窄為1.2%。而據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透露,12月份月度進口值創(chuàng)造了歷史最高紀錄,月度出口值列歷史第四高位,表明我國對外貿易在加速復蘇。同時,進口的大幅增長,說明經濟刺激政策的效果顯現,內需比較強勁,這也有利于拉動世界經濟的恢復。
連續(xù)7次提高出口退稅率、降低出口信保費率、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短短一年間,中國外貿絕地反擊突破“圍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在總結2009年時說:“危機爆發(fā)前我國占國際貿易的份額為8.8%,2009年預計在9%以上,有可能超過德國成為第一出口大國?!?
不僅如此,危機爆發(fā)以來,中國已連續(xù)13次派遣經貿代表團赴海外采購,推動了貿易平衡狀況的改善,去年中國貿易順差降幅超過三成,一改中國在貿易領域的大規(guī)模擴張勢頭。過去5年來,中國的貿易順差一直高速擴張。2004年至2006年,中國貿易順差為319.8億美元、1019億美元、1774.7億美元,至2007年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2622億美元。其間,每年的增長最低都接近50%。
對此,多數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的專家都表示,金融危機后,中國出口每年20%的增速將一去不復返。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甚至坦言:“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出口達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已經不可能了?!辩娚揭蔡貏e強調,中國外貿發(fā)展還不平衡,必須下大力氣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促進貿易平衡發(fā)展。
統(tǒng)計顯示,2009年歐盟、美國、日本為我國前三大貿易伙伴。其中,中歐雙邊貿易總值同比下降14.5%;中美雙邊貿易總值下降10.6%;中日雙邊貿易總值下降14.2%。在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鐵礦砂進口同比增長41.6%,原油進口增長13.9%。全年進口機電產品4914.7億美元,下降8.7%;其中進口汽車41.9萬輛,增長2.8%。
“2010年對外貿易目標是保份額、調結構、促平衡?!敝醒虢洕ぷ鲿h還特別強調“要保持外需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商務部則表示,今年將保持出口退稅政策的穩(wěn)定,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支持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同時加大對中小企業(yè)進出口信貸的支持力度。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