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機床工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機床工具行業1~9月份完成工業總產值3085.8億元,同比增長9.79%。進出口逆差42.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48.77億美...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機床 工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機床工具行業1~9月份完成工業總產值3085.8億元,同比增長9.79%。進出口逆差 42.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48.77億美元減少6.53億美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原機械部進出口審查辦主任鄭國偉日前告訴記者。
鄭國偉表示,今年機床進出口有兩大特點:
一是進口金額9月比8月高速增長,但同比仍繼續下降。從全行業每個月進口額看,前8個月進口額都在6~8億美元,9月進口9.43億美元,比8月進口額6.83億美元增長38%,情況開始好轉;
二是出口環比持續回升,同比繼續下降。從全行業每個月出口額比上個月的環比情況看,今年前兩個月連續下降,從3月份開始,每個月都緩慢回升。 9月比8月增長10.03%,情況開始好轉。但是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市場需求減少,機床工具行業累計出口金額同比下降幅度逐月加大,1~2出口同比下降24.23%,而1~9月份出口同比下降32.69%。
“雖然已經連續7個月環比持續回升,但這并不意味著外需有所好轉,而是我國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和企業主調整的舉動開始見到了一些成效。全行業出口累計下降幅度能否減緩,還要看外部需求的表現。”鄭國偉認為,從目前情況看,由于外需收縮規模很大,在結構上與內需存在較大差別,短期內依靠擴大內需,難以全面替代或彌補外需收縮產生的需求缺口。因此,出口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出口形勢依然嚴峻。據有關國際組織預測,世界經濟衰退的基本態勢尚未根本改變,歐盟、美國、日本等國機械產品主要出口市場需求萎縮。同時,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各國都傾向于收緊貿易政策,貿易保護主義已經開始抬頭。
業內專家透露,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從2008年10月起,我國政府發布了一系列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其中有關機床工具進口的政策主要有兩項:
其一是調整了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機床目錄。分別為所有規格的非數控機床、有具體規格的數控金屬切削機床22類、壓力成形機械41類、木工機械16類、鑄造機械24類、量具量儀12類。據悉,此次調整的主要原則是:一是支持企業引進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技術設備,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二是鼓勵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購置國產設備,促進裝備制造自主化;三是盡量兼顧裝備使用部門和裝備制造部門的利益訴求;
其二是鼓勵進口先進技術和進口高檔機床政策。機床工具行業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共36項,其中主要有高速立、臥式加工中心設計制造技術、五軸聯動加工中心設計制造技術等技術;鼓勵進口的重要裝備共16項,其中主要有單柱、雙柱、四柱萬能液壓機(公稱壓力大于4000t)、坐標磨床四軸四聯動、七軸四聯動等先進設備。
專家表示,在鼓勵進口先進技術和高檔數控機床的同時,我國也加大了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今年1~9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3%,其中機械工業投資完成1.02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40.77%,增幅大大高于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今年以來機床工具行業國內外市場需求發生重大變化,大型、重型機床及高檔數控機床持續旺銷,普通機床銷量急劇下滑。但是生產旺銷機床的北京一機床、武漢重型機床、濟南二機床、齊重數控、齊二機床等發展形勢較好。“機械工業投資所需設備主要是機床,在大飛機、高速鐵路、核電裝備等專項投資支撐下,在國家對發展中小企業更多支撐政策的情況下,高檔數控機床、大型重型機床以及適合用戶需求尤其是中小企業需要的中低檔數控機床和優質的普通機床,必將受到用戶的歡迎。”鄭國偉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