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料要具備一定的韌性,才能保證磨粒切削刃的切削能力,并且又能在磨粒切削刃被磨鈍的情況下自行磨銳,表現出一定的自銳性,從而獲得良好的磨削效果。
一般說來,磨料的韌性愈好,被磨金屬的單位磨下量也就愈多,但是,過高的韌性會陰礙磨粒的自銳性。這就是說,磨料有了適當的韌性才能在磨粒與結合劑粘結之后,使磨具具備一定的磨削能力;并且當磨具與工件接觸的表面變得平坦之后,磨粒受到的總作用力增大,使磨料破碎脫落,露出新的磨粒或切削刃,從而恢復磨具應有的磨削能力。
具體測量磨料韌性的方法有靜壓法和球磨法兩種。靜壓法的測定值比較穩定,球磨法測定時,磨粒的受力方式更接近于磨粒在磨削時的受力情況,磨料的韌性值是一個相對值,用百分率表示。模壓法測定韌性是用一定粒度規格,規定質量的磨粒在壓模內承受一定的靜壓后,以其未破碎顆粒的質量百分數作為磨料的韌性值。球磨法測定韌性是以一定質量,粒蝶戀花規格的磨料于一定轉速的球磨機中(內裝一定規格,質量的鋼球)轉至規定的總轉數后,以未破碎顆粒的質量與回收樣總質量之比,作為磨料的韌性值。
在磨削過程中,磨料的磨損與磨料的硬度,抗熱震能力,抗沖擊,抗震動,抗壓以及抗磨蝕能力密切相關。磨料的韌性是這些性能的綜合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