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精度、高硬度機械零件數量的增加,以及精密鑄造和精密鍛造工藝的發展,磨床的性能、品種和產量都在不斷的提高和增長。
(1)外圓磨床:是普通型的基型系列,主要用于磨削圓柱形和圓錐形外表面的磨床。
(2)內圓磨床:是普通型的基型系列,主要用于磨削圓柱形和圓錐形內表面的磨床。此外,還有兼具內外圓磨的磨床。
(3)坐標磨床:具有精密坐標定位裝置的內圓磨床。
(4)無心磨床:工件采用無心夾持,一般支承在導輪和托架之間,由導輪驅動工件旋轉,主要用于磨削圓柱形表面的磨床。例如軸承軸支等。
(5)平面磨床:主要用于磨削工件平面的磨床。
a.手搖磨床適用于較小尺寸及較高精度工件加工,可加工包括弧面、平面、槽等的各種異形工件。
b.大水磨適用于較大工件的加工,加工精度不高,與手搖磨床相區別。
(6)砂帶磨床:用快速運動的砂帶進行磨削的磨床。
(7)珩磨機:用于珩磨工件各種表面的磨床。
(8)研磨機:用于研磨工件平面或圓柱形內,外表面的磨床。
(9)導軌磨床:主要用于磨削機床導軌面的磨床。
(10)工具磨床:用于磨削工具的磨床。
(11)多用磨床:用于磨削圓柱、圓錐形內、外表面或平面,并能用隨動裝置及附件磨削多種工件的磨床。
(12)專用磨床:從事對某類零件進行磨削的專用機床。按其加工對象又可分為:花鍵軸磨床、曲軸磨床、凸輪磨床、齒輪磨床、螺紋磨床、曲線磨床等。
所謂難磨削材料,就是在磨削加工時,材料的磨削加工性差的材料。難磨材料和難切削材料,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也有不相同的特點。難磨材料中,有的就比較好切削,如有色金屬中的銅、鋁及其合金。一般的淬火鋼,切削就很難,可磨削就比較容易。難磨材料可按下列方法來區分:
(1)按材料含有的金屬元素來區分。材料中含有鉻(Cr)、鎳(1Ni)、鎢(W)、鉬(Mo)、錳(Mn)、鈦(Ti)、鋁(A1)、鈷(Co)、釩(V)等元素,提高了材料的強度、韌性、塑性和耐熱性,降低了材料的導熱性,磨削就比較困難。
(2)按磨削比來區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根據磨削比G(磨去材料的體積與
砂輪磨耗的體積之比)來區分材料磨削性能的好與差。磨削比大,材料磨削就易,
反之就難。磨削比小的材料,在磨削過程中,砂輪磨損快、磨削力大,磨削溫度高,易產生振動,生產效率低。
(3)按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來區分。工件材料的韌性、塑性高,硬度和導熱系數低,磨屑易粘附在砂輪表面上,堵塞砂輪氣孔,使砂輪失去磨削能力,造成磨削力增大、磨削溫度增高。如磨削高溫合金、鈦合金、不銹鋼、高釩高速鋼、純鐵、純銅、鋁等。
(4)按表面質量來區分。有的工件材料在磨削時,易產生燒傷和裂紋及表面粗
糙度大,難于達到表面質量要求。這類材料也難于磨削。
根據磨床的運動特點及工藝要求,對電力拖動及控制有如下要求:
1.砂輪的旋轉運動一般不要求調速,由一臺三相異步電動機拖動即可,且只要求單向旋轉。容量較大時,可采用Y-三角形降壓啟動。
2.為保證加工精度,使其運行平穩,保證工作臺往復運動換向時慣性小無沖擊,故采用液壓傳動實現工作臺往復運動和砂輪箱橫向進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