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國商務部宣布了針對我國光伏電池企業反補貼的初裁結果,以“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商或供應商接受了中國政府不公平補貼為由,決定對這些產品征收2.9%~4.73%的反補貼稅,征稅由光伏...
美國商務部宣布了針對我國光伏電池企業反補貼的初裁結果,以“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商或供應商接受了中國政府不公平補貼為由,決定對這些產品征收2.9%~4.73%的反補貼稅,征稅由光伏電池擴至光伏組件。其中,尚德電力的光伏反補貼稅率為2.9%,天合光能的有關稅率為4.73%,其他中國公司的光伏反補貼稅率為3.61%。
消息一出,立即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
企業篇
反應不一 尚德英利:繼續致力于美市場
尚德電力首席商務官(ChiefComMErcial Officer)Andrew Beebe表示,“這個裁決表明尚德在全球的成功的基礎是自由和公平競爭。大多數美國人需要的是更清潔和更安全的新能源比如太陽能,但是單方面的或大或小的貿易壁壘將阻礙這個進程。
他還表示,“尚德電力在三個國家有基礎設施,擁有全球化的供應鏈。即使遭受到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征收的反補貼稅,但公司在亞利桑那州的產品供應不受此關稅影響,仍然可以為美國提供數百兆瓦的太陽能產品。
周二英利綠色能源大漲12.07%,當日成交量超1325萬,遠超日均成交量的556萬。英利綠色能源美洲(英利在美國的子公司)總經理RobertPetrina表示,“如同我們在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的證詞一樣,我們不是傾銷,也不是不公平的補貼。
他補充道,“英利將繼續為致力于美國太陽能市場,提供可以負擔的太陽能產品以及為美國創造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
阿特斯太陽能全球銷售與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莊巖表示,該公司執行的稅率為平均稅率3.61%。“這一稅率出乎公司的預料,此前會覺得稅率會在10%到15%左右,但沒有人預測到會低于5%。
莊巖也稱,這只是反補貼稅的初裁稅率,還不是最終裁定的結果,而且5月還會有反傾銷稅的稅率出臺,因而后續情況還要拭目以待。
不過令阿特斯太陽能方面感到欣慰的是,如果光伏組件的原材料――太陽能電池來自于第三地(如其他國家)、光伏組件低于200微米的話,就不用征收反補貼稅。“我們的部分產品正好符合這一規定。
“公司仍會繼續在美國出貨光伏產品,但估計今年第二季度有不同情況:4月份仍會有較好銷量,五六月份會有一個低谷。莊巖說。
陽光電源副總裁鄭桂標說:“對于反補貼3.6%的稅率,其實只是一個政府之間博弈的原則問題。這個稅率上,行業應該還是可以承受的。他指出,人民幣匯率的浮動有時候都不止這個水平。
但他也提到,“雙反事件從長遠來說,仍有影響。“行業也憂慮歐洲也可能會加入對華光伏產品制裁的行列,這將會使整個行業在國外發展的信心減弱。
鄭桂標表示,長此以往,中國出口的光伏產品將減少,那么整個行業會掉頭轉向國內市場,包括國外的企業也將會來參與競爭,因而這個效果將是正負兼有。
江蘇嘉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鈕阿興的觀點與很多人士有所不同:“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的征收也提醒企業,做事情需換位思考,我們賣東西給美國人時,應該有錢就一起賺,不要讓人家一看到中國企業來了就害怕,接著就對你采取貿易制裁。這樣會導致兩敗俱傷。
他建議,國家也應出臺技術規范、標準,不能不管不顧讓所有產品都出口到國外。
鈕阿興說,目前公司獲得的是一個“反補貼稅的平均稅率,而嘉盛也在做準備,派出一批人馬,單獨應訴。“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我們公司可能會享受到一個更低的單獨稅率,那么在銷售產品時,則會更有市場競爭力。
常州天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高華說:“去年我們在設備這部分的銷售額是2億元左右,有5條自動化生產線被訂購,而其余的營業額來自于公司對各個光伏組件廠商的設備改造、如運輸、廠房規劃和重建等等。他還預計,2012年公司的自動化裝備銷售額還會略有提高,“我們3月份大約定出了7條65兆瓦的生產線,上海一家公司訂購量就有5條。
鈕阿興說,在去年開始上馬機械自動化光伏加工設備,預計今年年底會有500兆瓦的產能建成,而2013年可能會更高。
“新的自動化設備包括了焊接、運輸、層壓進料和出料裝置等等。以前300兆瓦的設備需要400人,現在則只要不到100人。鈕阿興說,之所以要更換自動化設備,還是考慮人工緊張的問題。
徐高華也說,公司一條65兆瓦的生產線安排員工20多人,而如果不是全自動化生產線的話,則需要有83個員工在崗,而且還不包括管理層。
鈕阿興還表示,設備報價下跌也對公司的整體投資降低帶來實際效益。“原來,自動焊接機每臺150萬左右,現在最好的設備報價不過110萬元,也有100萬元以下的。公司估計光伏組件生產設備的采購價相比2010年最高峰時期要降低三分之一,“如果依靠銷售額的話,買設備的錢在2年左右就會賺回來了。
政府篇
商務部:美限制中國太陽能電池損害雙方利益
針對美國商務部日前初裁認定中國光伏產品存在補貼,中國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21日發表談話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從長遠合作、互利共贏出發,審慎處理兩國在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領域的貿易摩擦,維護中美雙邊經貿關系穩定和諧發展。
中國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說,美國限制中國太陽能電池產品損害的是中美雙方的利益,更會影響美國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和中美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
該負責人表示,中國太陽能電池產品在美國產品中具有一定競爭優勢,源于中國企業持續研發先進生產技術,不斷拓寬經營理念,不斷降低經營成本。在太陽能電池生產及新能源領域,中美企業間有著密切合作,中國企業在將產品出口到美國的同時,也進口美國的原材料和設備。
代表中國光伏行業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機電商會)21日發表聲明稱,雖然美國商務部在裁決中接受了部分中國企業提交的抗辯材料,但中國光伏產業認為該裁決沒有正視中國光伏產業及光伏產品的生產及出口銷售的事實情況,是不公正的。
機電商會在上述聲明中說,中國光伏企業希望美國政府在后續的調查程序中糾正其對中國光伏企業的不公平做法,裁定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出口不存在傾銷及補貼以及未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損害。中國光伏企業將更加緊密合作應對雙反調查,保留通過多邊和雙邊爭端解決機制尋求保護其自身權益的權利。
機電商會還在聲明中稱,美國領導人日前簽署了相關法案授權對所謂的“非市場經濟國家進行反補貼調查,同時又規定可以追溯到2006年,對于這種不符合國際規則的做法,中國光伏企業表示遺憾,希望美國政府、美國商務部秉持審慎態度,遵守國際規則行事。
美國光伏制造聯盟篇
美國光伏制造聯盟的首席律師周三表示,美國光伏面板(太陽能面板)制造商有信心政府會對中國光伏面板課征更高的進口關稅,盡管美國政府初裁的反補貼稅率大大低于市場預期。
“我們有很好的理由相信最終稅率可能會增加,Timothy Brightbill說。他是代表美國光伏制造聯盟(Coalition fAmerican Solar Manufacturing)的律師團成員之一。
美國光伏制造聯盟去年提起訴愿時,要求對中國產品征收超過100%的反傾銷稅,以抵銷中方不公平定價作法,并要求以數額不明的反補貼稅來抵銷所謂的中國政府補貼。
美國商務部周二判定,全球最大光伏面板生產商無錫尚德的初步反補貼稅率為2.90%,而天合光能的初步反補貼稅率則為4.73%。其他中國光伏面板制造商及出口商的初步反補貼稅率為3.59%。
該稅率水平其實大大低于此前的市場預期。分析師原先預期初步的反補貼稅率介于20-30%。
股市動態
由于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光伏企業初步裁定的反補貼稅好于市場平均預期(即低于市場預期),美東時間周二午盤后中國光伏企業整體反彈,截止收盤i美股中概太陽能指數(SLR10)大漲7.79%,除了賽維LDK跌1.51%,其他成分股普漲,其中尚德電力領漲14.06%,英利綠色能源大漲12.07%。
北京時間3月22日凌晨消息,i美股中概太陽能指數(SLR10)昨日大漲后,今日重挫8.41%,尚德電力領跌10.08%。除韓華新能源下跌2.53%外,其余成分股跌幅均超6%。
未來走勢:中方攻堅戰在5月
反傾銷初裁將在5月出爐,稅率可能會超過10%
與大陸產能利用率的低迷形成對比,自“雙反案提出以來,臺灣的開工率基本上都超過80%。研究機構EnergyTrend稱,自去年四季度以來,臺灣廠商從硅片廠、電池廠到組件廠都有不少急單涌現。
阿特斯陽光全球市場總監張含冰透露,除了簡單的稅率,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解讀的。“如果電池片中國大陸生產,不管哪里將其變成組件,全部要征收反補貼稅;但是如果是用臺灣地區電池片或是其它的電池片在中國大陸生產的組件,就不會征收反補貼稅,未來大陸企業會更多從臺灣廠商采購電池片。
“目前CASE已有大約160家美國本土企業加入,本次初裁稅率之所以會出人意料的在5%以下,這一聯盟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太陽能光伏產品分會秘書長孫廣彬對記者表示,如今反補貼稅率塵埃落定,反傾銷稅率將在5月份裁定,鑒于反補貼稅率遠遠低于預期,他對反傾銷稅率的具體數值持樂觀態度。
中盛光電董事長王興華則對結果頗為悲觀,其解釋,如若宏觀經濟不是如此低迷,則中國企業會有比較高的勝率。但現在美國通過國會推進數項立法,并在前段時間成立不公平貿易執法中心,“該中心除了國防部外,所有的部門包括CIA都在里面,針對與該國有競爭的其它國家產品意味明顯,所有的跡象都表明,“反傾銷這個案子肯定會通過。
晶科能源北美區總監克里斯滕森承認,如果美國政府對太陽能電池板加征10美分/W的關稅,晶科能源仍舊能夠在美國市場賣出中國制造的電池板,但如高于此一水平,那么公司就打算將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工廠生產的電池板供應給美國客戶。
國內下游光伏企業對反傾銷初裁的結果抱有樂觀和黯淡兩個極端,但多晶硅廠商卻很憤怒。受制于美韓兩國的多晶硅低價傾銷,中國八成多晶硅企業停產,部分已破產或出現征兆,波及過千億投資,就業人數過萬人。
據了解,江蘇中能、賽維LDK、洛陽中硅、大全新能源4家國內主要多晶硅制造企業已經聯合十幾家中小企業向中國商務部提交“雙反調查申請,對美、韓兩國出口中國的多晶硅原料提出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申請材料已經于3月2日之前遞交給中國商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