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鋼鐵生產大戶,鋼鐵產量連續多次蟬聯世界之首,今年上半年,中國鋼鐵行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粗鋼產量達到3.5億噸,增長9.6%。
在這樣高速度、高產量的背后,帶來的是能源的浪費和大氣環境的污染。每生產一噸鋼所用的礦石、煤炭、電力等資源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隨著這些年鋼鐵業發展,一些地方大煉鋼鐵,單位鋼材消耗資源量在遞增。
節能減排對于鋼鐵行業來說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加上受資源保障能力下降、環境容量制約、氣候和環境惡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一工作已經被列為在“十二五”規劃發展重點,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十二五”期間,全國將淘汰鋼鐵產能9600萬噸。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是節能減排作業的第一要務。提高新建項目節能、環保等準入門檻;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出口;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重點淘汰小火電2000萬千瓦、煉鐵產能4800萬噸、煉鋼產能4800萬噸、水泥產能3.7億噸、焦炭產能4200萬噸、造紙產能1500萬噸等。
鋼鐵產量小幅增長,加快淘汰過剩產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9月份,我國粗鋼產量為54234萬噸,同比增加907萬噸,增長1.7%。其中,9月份粗鋼產量為5795萬噸,同比增加35萬噸,增長0.6%;日均產量達到193.17萬噸,比8月份的189.36萬噸增長2%。鋼材市場供應壓力仍然較大。
據報道,溫家寶總理針對中國鋼鐵行業效益持續下滑的現狀表示,鋼鐵業最主要的是產能過剩,從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重要的是,下決心調整結構、兼并重組、淘汰過剩產能。這條路早走早主動,關鍵在于落實。可見,淘汰“過剩”產能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鋼材出口量有所增加,后期形勢有待觀察。據海關統計,2012年9月份我國進口鋼材120萬噸,同比減少14萬噸,下降10.4%;環比持平,日均環比增長3.3%。出口鋼材515萬噸,同比增加94萬噸,增長22.3%;環比增加91萬噸,日均環比增長25.5%。9月份,我國進口鋼坯2萬噸,出口鋼坯0,繼續保持低位。將鋼材折算為粗鋼,9月份我國凈出口粗鋼418萬噸,同比增加115萬噸,增長38.1%,環比增加98萬噸,日均環比增長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