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在洛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幫扶下,豫西地區磨料出口份額逐年上升。據統計,2007年豫西地區共出口磨料2923批/28萬噸/1.14億美元,出口額比2006年增加3300萬美元,...
近年來,在洛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幫扶下,豫西地區磨料出口份額逐年上升。據統計,2007年豫西地區共出口磨料2923批/28萬噸/1.14億美元,出口額比2006年增加3300萬美元,年度磨料出口額首次突破一億美元。 洛陽局監管的所有進出口商品,磨料批次位居第一,貨值位居第二,是洛陽局重點監管的大宗出口商品之一。自2007年7月27日國務院質量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針對轄區磨料企業“三多”的特點(三多即磨料出口企業多、出口批次多、出具檢驗證單多),洛陽局內外兼治,多措并舉,助推轄區磨料出口再上臺階,促進了轄區磨料企業健康發展。
洛陽局組織豫西地區30家磨料出口企業召開會議,集中宣貫各級質量工作會議精神和要求,要求企業自覺將行動統一到各級質量工作會議精神和要求上來。加強與企業的信息互動,廣泛宣傳國務院第503好號令。在口頭宣傳、網絡媒體宣傳、資料宣傳基礎上,擬制、發放書面答題通知,要求有關出口企業以“如何做好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為題,談談如何將國務院第503好號令落到實處,如何擔負起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責任,如何為“中國制造”增光添彩。在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期間,對25家主要磨料出口企業展開地毯式排查,全面推進“查、治、管、扶、建”5項措施的落實。排查期間,按照“檢驗時放寬、監管時從嚴”原則,對一類企業存在的問題,均下發書面《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逐一進行了跟蹤驗證。組織開展轄區磨料企業實驗室水平測試活動。活動自2007年9月開始,至2007年12月結束。轄區13家磨料企業實驗室參加了此次測試活動。活動結束,對測試結果予以通報,對成績好的企業點名表揚,增強其榮譽感,對成績差的企業點名批評,增加其危機感,并采取相應的幫扶措施和加嚴監管措施。
該局深化檢驗監管模式改革,不斷探索既能有效監控又方便企業出口的新路子。一是在風險分析基礎上,將上級文件精神和轄區實際出口情況緊密結合,大幅下調抽檢比例,整體下調幅度高達50%。僅此一項,降低磨料企業出口成本約30萬元。二是積極推進電子監管業務,充分發揮電子監管快速核放作用。凡已開通電子監管業務的企業,其未抽中批次,無需經業務部門審驗,通過電子監管快速核放通道,即可直接放行,進一步提高了放行速度,方便了企業出口。據統計,2007年全年由此為企業縮短驗放時間約5000小時。
加強業務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工作質量長效機制。以建立證單及廠檢報告模版、開展證單質量專項檢查、修訂完善檢驗監管工作程序為切入點、突破口,不斷地統一做法、統一檢驗監管行為,不斷地增強工作規范性,避免隨意性。
積極幫助企業建立健全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和ISO/IEC17025實驗室管理體系,不斷提高企業質量自控能力。在洛陽局幫助下,目前已有兩家民營磨料企業實驗室通過了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證。據了解,民營磨料企業能夠獲得CNAS認證,這在我國磨料行業尚不多見。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幫辦。經常性地犧牲法定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引導企業加強聯合,變五根指頭對外為一個拳頭對外,不斷提高共同贏取較大利潤能力、共同抵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