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保利協鑫,在其剛剛公布2013年三季報中便曾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多晶硅銷售均價與上半年持平(17美元/公斤),硅片價格...
我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保利協鑫,在其剛剛公布2013年三季報中便曾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多晶硅銷售均價與上半年持平(17美元/公斤),硅片價格略有上升(前三季度均值為0.21美元/瓦,1月-6月均值為0.2美元/瓦),全年多晶硅和硅片成交價格進入上升通道。 此外,在產量方面,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多晶硅產量已達到35531噸,其中三季度為13550噸。照此趨勢,其全年多晶硅產量可超過5萬噸,較2012年增長35%。
產業集中度凸現
保利協鑫增產的源動力,主要來自于下游光伏電站開發的興起。在業界看來,光伏電站增值稅即征即退50%等新政,將會推動國內光伏電站的建設,亦將帶動光伏上游組件和多晶硅原料的需求。
除此以外,全球多晶硅產能愈發集中,也是一項重要原因。
據中國光伏產業聯盟預計,2013年全球多晶硅產量大約為23萬噸,其中太陽能級多晶硅20萬噸,我國多晶硅產量約為7萬噸。
依此計算,保利協鑫多晶硅產能幾乎占據了全球25%的市場份額,在國內更超過了70%。在昨日召開的2013光伏領袖峰會上,保利協鑫副總裁呂錦標曾介紹,“目前,全球多晶硅集中度進一步凸顯。保利協鑫,加之位列其后的全球另三家多晶硅生產商(德國瓦克、美國海默洛克、韓國OCI各4萬噸上下),全球四大企業年產量累計達到17萬噸,占全球產量的74%”。
當然,這一變化也取決于保利協鑫自身的實力。據了解,目前保利協鑫正在量產除GCL法多晶硅生產工藝外新的多晶硅生產工藝,若順利,其可令協鑫多晶硅制造成本進一步大降。
事實上,由協鑫麾下中能硅業自主研發的硅烷流化床制取多晶硅技術目前已成功通過中試,新生產線有望于明年投產。這將使保利協鑫多晶硅的生產成本降至每公斤10美元以下。據呂錦標介紹,保利協鑫擬量產的已經是第三代硅烷流化床法,先進的流化床技術確保制取的多晶硅純度可達到11N(百分比整數位至小數位共有11個9字),不僅能滿足半導體和高性能光伏電池的用料需求。同時單床規模比第一代放大了二十倍,較目前廣泛使用的改良西門子法,綜合能耗降到三分之一,這將為下一步光伏行業整體成本下降起到關鍵作用。
讓大道占兩廂
或許正是基于這些好消息,不久前,新晉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保利協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才會信心滿滿地說,“保利協鑫光伏業務10月份起已全部扭虧為盈”。
接受記者采訪的保利協鑫副總裁呂錦標介紹,“目前多晶硅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上,每月的出貨量接近5000噸,預計全年的出貨量將會逼近5萬噸,多晶硅業務年底可以扭虧,硅片業務供不應求,年初就率先贏利,估計年增長幅度超過60%,沖擊全球30%硅片市場占有率”。
不久前,保利協鑫公告將斥資18億港元認購森泰集團8000萬股及可轉換債券,交易完成后持股29%,并將森泰集團打造成光伏電站專業投資平臺。
據悉,重新構建太陽能電力投資平臺后,保利協鑫自身成為業務特色鮮明的多晶硅及硅片制造提供商,而將光伏發電業務通過森泰集團這一新的投資平臺完成。朱共山介紹,“光伏發電經歷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后更趨健康,保利協鑫專注太陽能光伏產業,并將通過構建專業投資平臺推動太陽能光伏發電發展,實現以兩端帶中間的光伏龍頭帶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