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雙反”調查的深入,在今年7月末會有反傾銷的初裁結果,如果征收較高的反傾銷稅又會對中國企業形成新的威脅。多家光伏企業今年一季報出利好業績的同時,它們也重新審視自己的現有產能,并...
隨著“雙反”調查的深入,在今年7月末會有反傾銷的初裁結果,如果征收較高的反傾銷稅又會對中國企業形成新的威脅。多家光伏企業今年一季報出利好業績的同時,它們也重新審視自己的現有產能,并提出增產目標。
盡管市場還沒有回到2008年前的極度瘋狂,但不論是上游的多晶硅,還是下游的組件廠商,都在實施自己的擴產戰略。
擴容進行時
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保利協鑫(03800.HK)率先拋出擴產計劃:打算在2014年年底將多晶硅規模從6.5萬噸擴至7萬噸,2015年則有望達到8.5萬噸。而硅片的產能,也會從現有的12GW或增加至13GW。
特變電工則在去年10月投產了新的1.2萬噸多晶硅生產線,老線產能也將從過去的4000噸提升至5000噸,預計今年的產量將在去年不足8000噸,上升到1.7萬噸以上。就在全球最大的光伏展會SNEC上,特變電工負責人還親自率隊前往其下游客戶隆基股份拜訪,探尋雙方更多的合作。
另一家著名的多晶硅廠商大全新能源也透露,其去年的多晶硅出貨量為4240噸,今年4月在繼續準備擴建其現有產能。
此外重慶當地的多晶硅廠還在進行技術改造,有望在今年完成。
賽維LDK也會在本月底重新啟動停產多年的多晶硅項目,其計劃產能約2萬噸,但實際產成品可能還要略低于該數字。
下游電池及組件的擴產也相當火熱。
阿特斯太陽能的計劃是將全部產能2.6GW提升至3GW。其中常熟為主要的擴產基地之一;晶澳太陽能則在原有電池產能2.5GW、組件產能1.8GW的基礎上,均擴至2.8GW。
“中國及全球其他市場的需求,是目前光伏組件及多晶硅產能提升的重要推動力量,這肯定是不少企業要擴產的動力。”國泰君安分析師侯文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2013年全球的組件需求約增長了20%,而預計今年也將保持20%至30%的增速。而且,全球的光伏裝機總量也在2013年37G瓦的基礎上,于2014年提至45G瓦左右,增幅會很大。
另據東方證券的分析,今年總體來看,更多的需求增量會來自于中、日、美等三地,而且2014年到2016年都有較大的提升。當然,歐洲也一改以往萎靡不振的情形,有可能會觸底反彈。
中電光伏一位高層就告訴記者,今年該公司會重點開拓歐洲如英國和土耳其的光伏市場,以電站建設為主。而土耳其和中國的工廠也會利用現有的光伏組件向歐洲市場供應原材料,以便盡快建成更多的光伏電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