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4月中旬,廣東省肇慶陶瓷產區迎來又一輪環保整頓,肇慶市空氣質量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發出通知,從4月15日起全市陶瓷企業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要限產50%,要求陶瓷企業在5、6月份...
2014年4月中旬,廣東省肇慶陶瓷產區迎來又一輪環保整頓,肇慶市空氣質量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發出通知,從4月15日起全市陶瓷企業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要限產50%,要求陶瓷企業在5、6月份進行整改,7月份環保驗收,合格后可重開,不達標則被強制關停。5月29日,佛山禪城區在南莊召開陶瓷行業環境綜合整治座談會,會上要求參會的22家陶瓷生產企業在11月1日前全面達到《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的指標要求,未完成將責令關閉或停產治理。
一時間,節能減排成為了陶瓷行業最為熱點的話題。那么除了廣東產區外,國內其他重要陶瓷產區在節能減排上的現狀又是如何,對此本報駐江西、山東、四川、河南、河北記者站記者對此進行了實地采訪。
【高安】將初步實現綠色生產
一直以來,外界對高安建陶基地高密度分布有著很大的爭議,從產區成立起,很多業內人士就表示陶瓷企業密集型布局給環保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對此高安市政府、環保局以及基地管委會每年都會不定期地召開環保大會,并出臺響應的政策和措施來敦促企業落實。
尤其是近幾年,一些媒體曝光了高安建陶產區的環保問題以及周邊群眾的舉報等,更加促使當地政府對企業環保工作的嚴抓落實,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012年,高安市人民政府根據江西省有關《關于加快天然氣推廣使用的實施意見》,印發《關于加快建陶基地天然氣推廣使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2010年1月1日后簽約落戶基地的陶瓷企業及配套企業一律使用天然氣;2011年10月以后,陶企新建生產線必須全部使用天然氣;2012年12月底以前,現有以燃煤、燃油為主的陶瓷配套企業必須改用天然氣。并要求發改委環保局、基地管委會在建陶基地項目審批檢查過程中必須嚴格把關,對在建和新建的陶企和配套企業強制推廣使用天然氣,并不再在陶瓷基地批準新建煤氣發生爐,相關部門對選在環保及安全隱患的煤氣爐要強制淘汰、限期改用天然氣,環保部門對排放不達標又拒不使用天然氣的企業,要按排污費收費標準的最高限額收取排污費,對于排放嚴重不達標的企業要從重從嚴予以處罰。
2013年2月,高安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陶瓷企業環保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案例》)。該《方案》稱,為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提高企業環保能力,減少污染排放,改善區域環境,促進陶瓷產業做強做大、健康持續發展,特制定此《方案》。
《方案》從廢水、廢氣、固廢等三方面提出細節的治理辦法,提出在淘汰鏈排爐、改用水煤漿爐等方面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的要求,并強化了監督辦法,還重申了“新建生產線必須使用天然氣”的規定。
記者在5月份也就基地環保工作的開展情況采訪了江西建陶產業基地環保分局主任鄧梅勇,他表示,今年高安市政府、市環保領導多次在建陶基地召開陶瓷企業環保動員大會,敦促企業在限定時間內對環保設備進行整改、要求陶瓷企業對窯爐尾氣、廢水以及粉塵等問題進行及時處理。
截止目前,整個建陶基地內的陶瓷企業對煉排爐的淘汰已經全部整改到位;對于陶瓷窯爐尾氣脫硫、脫硝的工作分2期進行,現在第一期整改的企業已經完成,第二期7家陶瓷企業對窯爐尾氣脫硫、脫硝的環保整治工作將在8月底全部完成。第三就是建陶基地內配套企業的生產必須把現有的燃煤鍋爐全部改用天然氣或者清潔能源,市環保局給出的時間期限是7月底,建陶基地要求是5月底所有配套企業對這項環保要求要到位。
高安建陶產業基地管委會書記胡江峰曾就環保問題發言表示,企業環保設備要試用,要加強管理、整治到位,環保分局和基地將加強監管。堅決做到問題“沒有查清的不放過,整改沒有落實的不放過,排放沒有達標的不放過”。
對于政府提出的環保設備改進和工藝的整改政策,大部分企業的表現都非常積極,尤其是一些近兩年新建的企業或者生產線,都是按照政策提出的環保要求進行建設的。
據了解,今年瑞源陶瓷集團就位于高安新世紀工業園的老廠投入了600多萬對環保設備進行改造。6月份將全部淘汰了煉排爐,啟用水煤漿,今后將不會有一滴污水向外排放。而對于新街工業園的新廠則分兩步進行,公司三期工程即第五條生產線的環保設施在建線時就一次性跟進到位,完全按照環保要求進行建設安裝的。去年,公司則投入了近1000萬對公司一二期工程的環保設施進行改造。如淘汰煉排爐、建設窯爐脫硫塔、噴淋房、擴建污水處理池等等。下一步公司還將配合佛山博暉機電公司在江西產區推廣“神工快磨工藝”系統,該系統能改善傳統陶瓷生產工藝流程中環節能耗大、磨料耗材成本高等缺點。節能球磨時間40%以上,綜合節電率25%以上,這個項目的費用預計總投入也將達1000多萬。
據該公司總經理陳春輝表示,政府對企業環保設備使用的電費進行優惠,不納入稅收范圍。從去年起高安產區啟用“以電控稅”政策,但政府也提出環保設備用電不計入稅收范圍,這也大大激發了企業使用環保設備的動力,而不至于因為用電量大、稅收高而使得環保設備成為擺設。
【淄博】開展十大重點工作,打好環境保衛戰
自4月中旬,廣東省肇慶產區因環保整頓,不達標陶企限產50%的消息傳出,再次讓淄博陶企感受到來自環保方面的強大壓力,大家慶幸企業在節能減排走在了其他產區,乃至國內同行的前面。
幾乎同時,在淄博當地,淄博市環保部門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加強各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執行力度,這其中也包括建陶行業。據記者了解,6月7日,淄博市環保局在臨淄區召開全市環保工作調度會。會上,淄博市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于照春強調了10項重點工作,一是要高度關注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重點關注燃煤行業企業治理、農業源減排和污水處理廠的核查;二是要高度關注環境質量改善,圍繞各項指標數據,分析原因,制定對策;三是要繼續強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重點是市政府年初制定的842項治理任務,要實行掛圖作戰;四是要繼續強化環境監管工作,發揮好“三個作用”:履職盡責作用、公眾參與作用和駐廠員作用,做好“三項工作”:仔細分析數據、規范開展監測監管、綜合整治與結構調整。五是要繼續抓好規劃項目的實施,主要是淮河、海河流域規劃項目考核以及《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項目的考核;六是要做好省政府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突擊檢查工作;七是要高度關注人大評議反饋意見和群眾路線教育意見建議的整改工作;八是要繼續規范環評單位管理;九是要高度重視信訪處理;十是要進一步強化環境安全防控意識,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日前,記者在淄博產區建陶企業了解到,隨著當地政府對建陶行業的重壓整治,當前淄博建陶企業對減排方面的重視與投入已經走在了其他產區前列。
早在2013年11月14日,淄博市環保局就繼續加強環保整治力度而出臺淄博市實施建陶企業環保限期治理標準。強調從11月14日起至2014年1月31日期間,對全市所有建陶企業實施環保限期治理,至2014年2月28日,對于仍未通過驗收的建陶企業,將一律實施關停。
據記者了解,此次環保限期治理涉及多個環節,對各建陶企業的原料煤炭及粉性物料儲存、煤質監管、煤氣站、煙(粉)塵治理、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監測設施、生產廢水治理、廢碎料管理、廠區道路、交通揚塵控制等多個環節均提出了治理標準。其中,煤氣站用煤的含硫率規定控制在0.5%以下,最高不得超過0.7%。企業每次購進煤炭必須進行煤質檢測并向區縣環保部門申報,區縣環保部門每月至少進行一次煤質監測。定期對噴霧干燥塔、喂料機、壓機的袋式除塵器進行檢查維修和養護,確保袋式除塵器運行正常。對工藝和設計路線不合理的除塵袋進行改造,收塵面積不足的要增加布袋數量。窯爐要規范建設袋式除塵器。對輸送物料的皮帶實施封閉,并在物料轉接處要設置集氣罩將產生的粉塵引到除塵器進行處理。治理后,煙粉塵排放濃度須小于30mg/m3。
經記者調查走訪了解,自此政策出臺以后,淄博市所有建陶企業紛紛立即行動,積極響應,多數企業于規定時間內通過驗收。另據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加強企業對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視,方便各企業對減排設施的專業維護及運營,淄川區環保部門于近日正在部分企業積極調研,經論證后,將由環保部門統一招標,尋求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專業公司進行托管,幫助企業加強減排設施的維護及運營。
走訪中,記者發現各建陶企業對政府倡導節能減排的發展方向是積極響應與支持的,尤其是節能環節企業更是積極響應。在減排環節部分設施的添加勢必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且增加成本較高,約一條生產線會增加30萬左右的投資。但隨著企業節能減排意識的逐漸增強,多數企業舍得投入,如企業生產中原多使用干式脫硫工藝,如今已被濕式脫硫工藝所替代。同時,隨著環保壓力不斷加大,企業更加注重生產環節成本的控制與關注,如多愿意選擇優質原料,選擇性價比高的生產設備,鐘情于“一步到位”的采購模式,不再為貪圖便宜而增加后續生產成本。
整體而言,當前淄博產區大多建陶企業在減排方面已經做得相當不錯,政府引導,企業重視,已然形成了一個共同的發展目標。其中,峰霞陶瓷、亞細亞陶瓷、華瑞諾陶瓷等幾家企業在節能環保方面表現尤為突出。“早投資早受益,制定相對完善的長遠發展目標”已經成為當前諸多企業的發展共識。
同時,也有企業提議希望政府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制度更加完善,以便企業在今后發展中可以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持續發展。
【夾江】在加快轉型升級中注重環保
今年開年以來,各產區都加強了陶瓷生產的環境整治與監管力度,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等落后生產線,同時新建現代化節能、清潔、環保輥道窯已經成為行業的主流。據了解,為了早日實現綠色陶瓷生產,夾江政府先后出臺了《西部瓷都產業轉型升級保障行動計劃》與《進一步促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確保節能環保生產規定落到實處。
根據政府制定的《進一步促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內容規定為了進一步加強夾江陶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陶瓷綠色生產,當地環保部門針對企業生產過程中幾大主要環節進行監管,分別是鍋爐是否采用高污染燃料;窯爐是否采用清潔能源生產;噴霧塔是否安裝防塵裝置;水煤氣廢水是否經過處理排放。
然而,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夾江陶瓷產業技改投資完成8.34億元,淘汰落后產能生產線10條,技改升級生產線24條,其中3D噴墨內墻磚、拋光磚生產線17條,技改擴能生產線7條,使陶瓷行業生產成本下降20%,勞動生產率提高40%。為此,夾江縣政府拿出552萬元,重獎在陶瓷產業技改、淘汰落后產能以及節能、降耗、減排環保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的生產企業。
“加快推動夾江陶瓷產業轉型升級,是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新建一批現代化陶瓷生產線”。夾江縣委書記在今年第二季度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時說道,對于新建的生產線政府有關部門要求企業在設備選擇上必須堅持節能環保為主。雖然選擇節能型設備短期的投資會比較大,但是從長遠來看是利大于弊。據了解,去年四川建輝陶瓷有限公司(中恒分公司)廢除原來的4條老生產線。投資1.5億新建了一條大型節能拋光磚生產線,根據企業生產部門數據統計,改線建成投產后每天生產的瓷磚面積是原來一條線的兩倍,每片磚成本下降,綜合能耗下降20%左右。由此可鑒,加快推動夾江陶瓷產業轉型升級,有利于陶瓷行業環境綜合整治。
自去年以來,夾江政策就出臺了一系列的獎勵政策,對于陶瓷生產中節能減排表現突出的企業給予豐厚的獎勵。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夾江陶瓷產業中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如建輝、奧斯堡、盛世東方、新中源、杰達、華麗、明珠等。
“廢舊線,建新線”是陶瓷行業環境整治的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法,但是它需要一大筆資金的投入,這也讓夾江產區內很多陶瓷企業們望而止步。截止目前,夾江政府也沒有出臺強制企業因環保未達標而限產的政策,因此,部分環保未達標的企業任然在維持生產。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在各大產區整治環保的當下,夾江產區的這一天也不會太遠。
【內黃】節能減排政策趨緊,陶企環保壓力增大
為了實現“十二五” 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近期,國家發改委出臺了《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將用“鐵規”和“鐵腕”推進節能減排。同時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的《環保法修訂案》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在節能減排和環保雙重壓力下,全國各產區掀起了對陶瓷業綜合整治的浪潮。近日,河南14家建材企業因未經批準違法建設并生產、污水廢氣直排等原因,被省環保廳列入了環保“黑名單”,重拳整治的態勢已然形成。
內黃陶瓷業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始終保持高速發展勢頭,成為河南最具影響力的建陶生產基地。隨著陶瓷企業不斷集聚和陸續投產,當地政府節能減排和環保壓力持續增加,進而加大了監管和治理力度。
其實,從陶瓷產業發展之初,內黃就非常注重節能減排和環保治理,不但成立了節能減排促進會,還在陶瓷產業園區設立了環境保護所,并投入大量資金強力推進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特別是加快了天然氣取代“水煤氣”的步伐。
據了解,早在2012年,內黃就啟動了陶瓷產業園區天然氣引入項目,當年就建成了10公里天然氣管道,成為河南為數不多接通天然氣建陶園區。不過建成的天然氣管道日供氣量8萬方左右,僅能滿足3-5家企業正常用氣。對此,當地政府今年又啟動了陶瓷園區天然氣調壓站建設,建成后日供氣量可達到20-40萬方,將為陶瓷企業提供充足的清潔、環保能源保障。
對于政府促使企業“換氣”所做的努力,陶瓷企業也充分理解,但是對于真正“換氣”仍持觀望態度。一家陶瓷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長遠看,天然氣取代水煤氣不但能減少污染環境、能源浪費,也能夠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這些道理我們知道,但現實是使用天然氣成本太高,在當前市場疲軟、成本增加的形勢下,天然氣取代水煤氣應該緩一緩,否則我們的壓力就太大了”。
據記者走訪了解,目前持這種觀點的陶瓷企業不在少數。不過隨著河南環保部門對陶瓷、玻璃、水泥等企業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自建水煤氣發生爐由于脫硫、除塵設施不完善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成為省、市環保部門重點治理和監管的目標,給陶瓷企業造成了很大困擾,一些企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環保設施建設,希望不要在市場不景氣的形勢下雪上加霜。
在環保治理上,當地政府也在積極努力,今年不僅要建設陶瓷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一家以陶瓷拋光粉廢渣為生產原料的節能環保項目也正在建設,建成后年可消耗陶瓷固體廢料20萬噸,加速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當地環保部門也在持續加強企業脫硫、脫氮、除塵設施的監管力度,特別是對于新建陶瓷項目必須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確保企業環保生產、可持續發展。
另據了解,當地政府在加強項目審批檢查、環保考核的基礎上,也強化了政策引導,在電力保障、用地指標等優惠政策方面向使用天然氣的企業優先傾斜。同時,在項目的引進上,當地政府也明確提出重點引進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陶瓷企業,推動建陶產業由數量型向著質量型轉變提升,加快建設新型綠色、低碳、節能陶瓷基地。
【高邑】獎懲分明,強化陶瓷產業環保整治
為了加快改善空氣質量,促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積極應對霧霾等污染天氣,改善空氣質量。2014年河北省吹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號角。日前,《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2014年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第十三屆人民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高邑縣政府制定《陶瓷行業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方案》要求,2014年年底前,提前完成國家、河北省下達的“十二五”水泥落后產能及建陶行業的落后產能淘汰任務;2014年6月底前,全部拆毀西柏坡高速兩側的水泥粉末企業。在徹底完成第一批18家企業的基礎上,完成第二批17家水泥企業18臺磨機的拆除,削減水泥年生產能力910萬噸。完成全縣陶瓷行業污染綜合治理。
(1)煤氣制備,全縣所有陶瓷企業燃料使用煤氣爐煤氣,提倡使用天然氣。煤氣發生爐產生的含酚廢水必須通過有效安全方式處理,嚴禁外排。
(2)造粒、制坯,造粒塔必須配備或更新高效除塵、脫硫設施,保證污染處理設施運行正常,污染物排放及廠界無組織污染物排放必須符合《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表5及表6標準。對物料傳送帶進行密閉,減少粉塵無組織排放。
在壓力機壓坯工序采用“集氣罩+布袋除塵器”對廢氣進行治理達標排放,或采取封閉措施減少車間粉塵。
(3)磨邊工序,磨邊中產生廢水必須經過沉淀過濾處理后循環使用不準外排。磨邊廢水沉淀池泥漿通過壓濾機壓濾后循環利用,泥漿不得傾倒、外排。使用干法磨邊的采用“集氣罩+布袋除塵器”對廢氣進行治理達標后排放。
(4)料場,所有物料禁止露天堆放,必須采取棚化、覆蓋等措施,同時配備高壓噴水設施,及時噴灑抑塵,物料輸送要封閉進行。
控制在破碎中產生的粉塵排放,要求破碎機上方設置集氣罩收集粉塵,再送袋式除塵器處理達標后排氣筒排放,喂料機三面實行封閉圍擋。
(5)嚴格考核獎懲。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加強督導檢查,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工作進度。對完成改造有相應的獎勵機制,對不能按時完成治理任務的陶瓷企業,嚴肅處罰,停產整頓。
根據縣政府要求企業也采取了積極配合,加大整改力度,河北力龍陶瓷、福隆陶瓷、萊特陶瓷企業都制定了相應的實施計劃。例如:河北力馬建陶有限公司為本產區的龍頭企業,建立自己的煤改氣供應站,取締全部自制煤氣發生爐裝置,全部使用清潔的煤改氣,從而解決煤氣站廢水和污染問題,對公司的料場采取全封閉式作業,減少了揚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