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家發改委昨天表示,去年全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7萬億元。今年,發改委將推動產權保護、財稅金融、生態文明等基礎性重大改革取得進展。數據顯示,20...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家發改委昨天表示,去年全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7萬億元。今年,發改委將推動產權保護、財稅金融、生態文明等基礎性重大改革取得進展。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東北三省民間投資總額只有15910.6億元,同比下降了超過三成。投資疲軟,經濟下滑,讓東三省發展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范工作目前已經正式啟動,大連等13個城市將作為改革示范城市,將創建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市場、金融環境。
趙辰昕說,將加大支持力度,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制度,加強產權保護,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同時,推動在東北地區設立若干家民營銀行,發展金融超市、村鎮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鼓勵民營企業加大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力度。
今年,發改委還將重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等方案落實,促使地方政府采取措施推動霧霾等突出環境問題逐步解決。
趙辰昕表示,文件對生態環境質量等體現人民獲得感的指標賦予很高的分值和權重,強化地方黨委和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責任,要落實“一崗雙責”,將考核結果作為各省區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干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此外,“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取得了重要進展。趙辰昕介紹,2016年前11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8489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外貿總額超過四分之一;京津冀三地在醫療服務,交通協同等方面已經率先取得突破。
趙辰昕介紹,京津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獲國務院批復,三省市建立眾創空間200余家。農村股份合作、水資源稅、醫藥產業轉移異地監管等改革工作穩步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等試點工作積極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