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環境保護部日前公布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最新進展情況。2月24日,18個督查組共走訪檢查241個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和企業,發現問題109個。督查組發現的問題包括: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
環境保護部日前公布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最新進展情況。2月24日,18個督查組共走訪檢查241個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和企業,發現問題109個。督查組發現的問題包括: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中,將自2016年10月停止生產至今僅從事售后及倉儲的北京高陽采暖設備有限公司列入停限產企業名單;天津市津南區天安化工有限公司、環宇化工、松巖鋁制品廠均無煙氣脫硫設施,未按照產業政策要求及時淘汰。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住建局制定的應急預案在出現重污染天氣時無具體響應措施,對施工工地揚塵監管僅停留在匯報上,無具體處罰措施。
此外,河北廊坊、唐山、衡水、石家莊;山西太原、臨汾;河南鄭州、新鄭、鶴壁、焦作;山東德州、濟南等地均發現不同程度的“應急預案落實不力”等情況,督查組已將發現的相關問題移交地方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基層政府針對環保領域監管范圍存在缺口,一些中、小、微企業在處理煙塵廢氣過程中,往往不能嚴格落實減污減排要求,偷排漏排現象嚴重。針對這種情況,此次開展的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自實施以來,督查組加大了暗查夜查力度。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23日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京津冀及周邊區域近期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并對下一階段工作作出部署。陳吉寧指出,環保部派赴各地的專項督查組近期要將各地應急預案啟動和措施落實情況作為督查重點,著力檢查應急預案的科學性、真實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加大重點污染源的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超標排放行為。對發現的預案不合理、不落實等突出問題,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查實一起,曝光一起。同時,要求加大科技支撐力度,組織環保科研人員深入一線,幫助各地建立長期跟蹤研究機制,為基層污染治理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