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28日,內蒙古通遼開發區舉行大連金瑪集團利用碳化硼副產品及余熱生產硼素生態復混肥技術改造項目暨金瑪(通遼)生物科技項目奠基儀式。通遼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鳳文,通遼市...
3 月28日,內蒙古通遼開發區舉行大連金瑪集團利用碳化硼副產品及余熱生產硼素生態復混肥技術改造項目暨金瑪(通遼)生物科技項目奠基儀式。

李鳳文指出,通遼開發區地處東北、華北、環渤海經濟區交匯,作為通遼市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便捷、區位優越。近年來,開發區堅持“做大三產、做強二產、做優一產”,注重推進項目產業化發展,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走精細化、高端化、產業化發展路子,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服務經濟發展的根本措施和推進項目建設、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打造全市改革開放先行區、創新驅動引領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現代產城融合區、和諧幸福開發區。
一直以來,大連金瑪集團已與開發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此次落地的生態復混肥技術改造項目,可以有效地進行資源綜合再利用整合,進一步推進碳化硼產業鏈式發展,增強產業化發展的區域競爭力,產業層次高、轉型效能好、帶動能力強,是開發區響應市委政府加快打造自主創新和中高端產業集群的新舉措,是開發區開放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同時也是今年項目建設的最新成果。
李鳳文說,開發區將進一步強化政府服務效能,建立健全領辦、代辦、盯辦的協同服務機制,加強政策落實,為項目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實現雙贏。企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溝通交流,加快建設進度,盡早達產達效,為開發區打造重要經濟增長做出積極的貢獻。
儀式上,大連金瑪硼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洪濤致辭。他講到,硼業集團是金瑪集團的支柱產業,2016年肥業公司利用碳化硼副產品研制的硼鎂鈣土壤調理劑被列為國家土壤改良工程的重點推廣產品,企業編制的《硼鎂鈣土壤調理劑產品標準》被列為行業內首個國家團體生產標準。
王洪濤介紹,利用碳化硼副產品及余熱生產硼素生態復混肥技術改造項目目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規劃用地117837平米,主要建設內容為生產廠房、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綜合辦公樓。
大連金瑪硼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金瑪(寬甸)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偉介紹了項目情況 。
孫偉講到,本項目將由大連金瑪硼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潤鳴新素材(通遼)有限公司、金瑪(寬甸)肥業有限公司具體落實。充分利用金瑪特有的硼鎂資源及通遼地區豐富的畜禽糞便、腐植酸和有機物料等資源,著力打造集研發、生產、營銷為一體的國內最大的含中微量元素專業功能性肥料產業基地。
孫偉還介紹說,該項目建設,分兩期完成,總面積近81000平方米。一期工程計劃于2018年6月份建成并達產,形成年產30萬噸有機無機含硼新型復混肥料的生產能力;二期工程將分別建設年產10000噸農用微生物菌劑和10000噸一水硫酸鎂項目,計劃于2019年末投入生產。
活動現場舉行了項目開工培土奠基儀式,通遼市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消防支隊等職能部門、委辦局的相關人員,自治區、通遼市新聞媒體,以及通遼市各商業企業代表共100多人參加儀式。(來源:微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