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日前發布一季度進出口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75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9.4%。其中,出口3.54萬億元,增長7.4%;進口3.21萬億元,增長11.7%;貿易順差3261.8億元,收窄21.8%。
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3.93萬億元,增長13.2%,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8.3%,比去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此外,對前三大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與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較好。一季度,我國對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8.2%、6.3%和13.7%,三者合計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41.2%。
從貿易主體來看,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繼續提升。一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2.59萬億元,增長14.5%,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8.3%,比去年同期提升1.7個百分點。分區域看,中西部進口增速高于全國整體,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從產品看,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2.1萬億元,增長9.5%,占我國出口總值的59.4%。
進口方面,鐵礦砂進口量微減,原油、大豆等商品進口量增加,進口均價漲跌互現。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延續復蘇態勢,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推動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較快增長。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指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經濟溫和復蘇; 二是國內經濟穩中向好;三是“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新興市場開拓有力。
值得關注的是,3月當月,以人民幣計,我國進出口下降2.5%,出口額同比下降9.8%,我國貿易逆差297.8億元人民幣。海關統計顯示,經季節調整后,今年3月份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增長4.7%,進口增長8.3%。
“3月出口增速下降,出現貿易逆差,主要原因是季節波動。”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每年一季度出口增速都有大幅波動,今年3月出口增速下降并不意味出口走弱,出現暫時的貿易逆差是正常現象,預計4月之后將恢復到順差狀態。中美貿易摩擦對當前進出口貿易影響有限,一季度我國對美國出口增長14.8%,進口增長8.9%,貿易順差582.5億美元。
展望第二季度我國外貿的走勢,劉學智預計,二季度出口將保持增長勢頭。當前內需基本保持平穩,外貿平衡發展政策鼓勵先進技術裝備和日用消費品進口,預計未來進口將保持較快增長。今年進口增速可能高于出口增速,年內順差規模可能會有收窄。
黃頌平認為,總的看,今年二季度,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走勢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有增無減。但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將在擴大開放方面采取多項重大舉措。綜合判斷,預計我國外貿進出口仍將保持增長。
相關文章:海關總署詳解外貿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原因
國新辦就2018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2018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際貿易增速明顯。今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均上調了對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值。在經濟復蘇帶動下,國際貿易增長動力增強,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全球70個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合計出口值同比增速超過2位數,為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二是國內經濟穩中向好,進出口趨向平衡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均延續擴張態勢,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帶動我國進口需求增加。我國原油、天然氣、銅以及消費品等商品進口呈現增長的態勢。一季度,我國進口增速快于出口,貿易順差收窄,進出口趨向平衡發展。
三是“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新興市場開拓有力。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2.9%,高出我國進出口增速3.5個百分點。同期,我國與拉美國家進出口增長14%,與非洲國家進出口增長12.4%,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卓有成效。
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外貿發展內生動力增強等,也是一季度外貿保持較快增長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