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102GW,同比增長33.7%。其中,中國17年裝機53GW ,全球裝機占比過半 ,系第一大市場,預計18 年裝機為55 -60GW,持續領跑全球。同時,印度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墨西哥、巴西等新興家實現高速增長。預計2018 -2020年全球裝機增速為5-10%,持續穩定增長。
一、美國:受貿易保護政策影響,裝機增速放緩
2016年因補貼調整預期,迎來搶裝。2017年在201預期下進一步拉動需求,預計隨著裝機項目分部多樣化及社區太陽能項目的推進,2018年新增裝機將維持11GW。
201法案影響有限,中國對美出口依賴度下降。18年1月201法案落地,首年稅率30%,2.5GW電池產品豁免,稅率逐年遞減5%,至15%。優于2017年ITC提案中折合約100%的稅率。17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向新興市場轉移,對美國出口產品占比不足5%,受201法案影響有限。
二、印度:2022年裝機100GW
17年印度人均用電量1122千瓦時,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近2.4億人處于缺電狀態,年均電力缺口約13%。預計2018 -2040年印度電力市場總需求維持約5%的復合增速, 2040年總需求達3288TWh。除此之外,印度光資源良好,絕大多數年均光照 2000 小時以上,光伏度電成本較低。豐富的光照資源以及旺盛的用電需求促使光伏成為最優選擇。
2017年印度新增裝機9.6GW,同比增長122%,全球第三。預計2018年新增裝機11GW,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同時有望在2020年累計裝機達到100GW。印度組件本土產能有限,嚴重依賴中國進口,2017年裝機10GW,組件90%以上依賴進口,80%以上從中國進口。
三、日本:受政策影響,裝機放緩
日本市場補貼持續調整,裝機需求放緩,2017年日本新增裝機約7GW,同比下降24%。17年4月再次下調FIT補貼,連續6年調價,且價格不足12年導入FIT制度期的一半,影響新增裝機。預計18年日本新增裝機維持7GW水平,未來增量有限。
四、歐洲:整體需求穩中有增
03-11年德國、意大利等國在政策資金的引領下裝機達到高點。11年中歐債危機爆發,市場逐漸萎縮,歐洲FIT補貼價格從04 年0.57歐元/kWh降至2014年的0.12歐元/kWh。16年《可再生能源法》改革方案,德國取消政府指定購買,轉向市場競價發放補貼。意大利、丹麥等效仿買,16年需求下滑。2017年土耳其、德國、英國、荷蘭和法國5個國家新增裝機占比達2/3。土耳其、德國增長較快,平抑英國下滑影響,同時,組件價格下降也有望帶來需求的回升。預計2018年新增裝機11GW,同比增長20%。
五、拉美進入上升期,北非潛力巨大
墨西哥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特別計劃》等明確表明要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量。巴西則公布了十年能源擴張計劃議案PDE2016,預計該國在2026年實現超過13GW太陽能光伏安裝量。北非太陽能年輻射2000-3000千瓦時 /平方米,累計裝機量卻不足3.4GW,全球占比僅1% ,預計未來有望步入GW 級梯隊。